《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 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一般说,苏舜钦写景物的诗并不以再现自然美见长。他笔下的景物大多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比如“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过苏州》),“老松偃蹇若傲世,飞泉喷薄如避人”(《越州云门寺》),写的是经过诗人“加工”过的景物,形象本身就具备了诗人的性情。这有些像李白的山水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诗人写景,虽然郁积深厚,却不直接说出,而是创造一种境界,让人去体味。这有些像柳宗元写山水游记。《初晴游沧浪亭》就是这种写法。

诗写于庆历六年(1046)春,诗人受人倾陷,革职为民,退居苏州已一年多了。一年来,他时时携酒独往沧浪亭吟诗漫步,此诗即写春日雨霁,他在沧浪亭畔所见到的自然景象。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晴,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句中“弄”字乃吴越方言,作的意思。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帘虚”即帘内无人。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末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我们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想象得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不是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吗?可见诗人在《初晴游沧浪亭》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平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文言文

    《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文言文   《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   作者:范晔   孝献皇帝讳协,灵帝中子也。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为勃海王,徙封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4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 通 唯)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962
  •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的意思及鉴赏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这几句是说,整日念叨着伊人归来,扳着指头数着他归家的日期,虽多次梦里归家,但真正相见却极为稀少。相思之意,哀而不伤,梦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的意思:我的目光追随着飞去的鸿雁,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思绪有如不尽的江水,随着茫茫的江涛漂荡。 出自五代宋初时期词人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42
  • 《天净沙·鲁卿庵中》原文及赏析

    《天净沙·鲁卿庵中》原文及赏析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满院青苔一株株古树萧萧,苍云片片…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5
  • 《新唐书从谠传》的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从谠,字正求。及进士第,补校书郎,累迁左补阙。咸通中,为吏部侍郎,铨次明允。出为河东节度使,徒宣武,以善最闻。   僖宗立,召为刑部尚书。久之,擢同中书门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