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洗脑: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读后感1200字
分析了几种营销手段(幼儿、恐惧、性、名人、夸大效果、怀旧、数据挖掘)背后成功的实验和结果分析,每种方法对应的大脑活跃类型很有意思。大公司营销不如有分量的熟人推荐。而未来只有实现透明营销承诺的公司才能持续发展。
全书干货节点如下:
- 通过在早期‘播种他们的产品和形象,营销者达到的效果不仅仅是发展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还确实能培养人们对品牌的情感。
- 我们初次使用一个品牌或产品时的年龄越小,在今后的多年里都会继续使用的可能性就越大。但这并不是品牌营销和广告的投放对象越发低龄化的唯一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儿童本身就是一个营销工具,这多亏了他们的“儿童消费力”——指的是他们影响父母购买决定的能力。
- 通过塑造一个共同的敌人,恐惧也把人们聚在一起。恐惧有一种违背常理但又有趣的黏合力。
- 而一旦什么东西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的地位就几乎不可动摇了。对一个品牌越来越贵越高端系列东西的收集癖应该也是同样的回路。
- 任何一种变得逐渐困难的重复性活动——随便一个游戏玩家都知道,就是游戏通关的秘诀——都能提升我们大脑中的多巴胺含量。
- 男人和女人都是感性的生物,唯一的区别就是男性需要用产品的功能和规格掩盖住他们感性的一面。男性的决策制定也是80/20法则——我简单地把他们制定决策的过程称为“感理性”(emorational)
- 那些经济新近崛起的地方——比如中国和俄罗斯,你会发现他们对品牌迷恋的程度最深。我认为这也是源于不安全感和对“适应”的渴望
- 回想过去不仅给予了我们欣慰和安全感,它甚至让我们对未来感到更具希望、更为乐观、更有能力去应对前方的挑战。这就是为什么在艰难时期,我们会吃更多的“复古”食品,像是通心粉、起司和马铃薯泥。
- “你体验过的不是幸福,你记得的才是。”奥斯卡·莱文特(Oscar Levant)
- “知识发掘”或“消费者洞察”,是一个巨大的、快速发展的全球产业,致力于追踪和分析消费者行为,透过数据挖掘,公司不仅知道你的消费习惯,还知道你的种族、性别、地址、电话号码、教育水平、大概收入、家庭情况、宠物的名字、最爱的电影,等等等等,从而创造出一个我们的、被专家称为的“镜像世界”。
- 通过数据收集判断消费者情况后使用电子价格器浮动价格
- 消费者会对拥有仪式的品牌产生更多情感依赖(因此也更为忠诚)——这些仪式为品牌和产品创造出了一种神秘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品牌战略
- 传统营销和更隐蔽的营销方式结合的效果最好,最有说服力的广告策略也需要和口碑广告结合未来的品牌必须要透明化,并实现他们的承诺。相信我(如果是营销者,最好用笔记下来),达不到这两点要求的品牌会立刻被曝光,并在痛苦中消亡。最后,这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 虽然是一个营销者,但我也是个消费者,和其他人一样。它帮助我意识到,有很多品牌是不能从我的生活中剔除的,那些定义“我是谁”以及“我想成为谁”的品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0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