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下)》读后感500字
今年内读到的最棒的一本小说,无论是文学性,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是上乘佳作,很多对人物的细节和内心的活动描写极其传神,仿佛影像的画面在脑海中播放。
本书以嘉靖最后几年的重要大事为主线,改稻为桑,扳倒严嵩,东南沿海抗倭,辅以更多细节,刻画出严嵩、严世蕃等严党集团的老成、奸诈、老谋深算。还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粉末登场、徐阶的练达中庸、张居正的精明持重、海瑞的刚正不阿。
嘉靖在位时长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帝。而他长达二十多年练道修玄,不曾临朝,却精于权谋,为了权衡势力,不惜任由贪官恶宦把持朝政,一时贪腐横行,同时自己也节用无度,修建道观,造成国库亏空、军力势薄、民不聊生。东南倭犯频繁,丝绸瓷器贸易中断,辽东委屈求和,养成日后的灭国大患。
当海瑞呈奏的号称天下第一疏《治安疏》向世人直言揭示了嘉靖懒政废政的种种时,仿佛是一幕,明朝版的皇帝的新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也在不断的重复和轮回,毁堤淹田的故事,与今日何其相似,位高权重如严嵩,贪污腐败扶植党羽祸国殃民的人,依旧在当下的时代隐藏着,直到打虎时才现身。该反思的不仅有人性,还有是何种制度,会让这种故事,一而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