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赏析》读后感900字
《庆余年》里称辛弃疾为“贩盐的老辛”,害得我也总想这么说,有点不敬啊。
老辛同学能文能武能带兵,虽然活的执拗了点,倒也不失可爱。这家伙特能折腾,主动被动都有。“苏辛”、“两安”,都是我欣赏的人。他与人并称,互不辱没。跟陈亮的“鹅湖之会”,在我看来虽有蹭前人热度之嫌,但赤子之心、壮怀激烈,并不是炒作。而“爱国词人”这个标签,他和陆游都当之无愧。
据说两宋存词最多的,就是咱们这位稼轩居士。金戈铁马半生,而笔耕不辍,令人佩服。反思咱们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
辛词风格多变。既有“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霸气豪情,也有“娥眉曾有人妒”“脉脉此情谁诉”的哀怨。既有“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清新脱俗,也有“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的旷达洒脱。不过,读完这本书才发现,最打动我的,仍是中学课文里的《破阵子》和《青玉案》,至情至性的感觉。个中滋味,刚好应了他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至于他的故事,还有什么比“活捉叛徒张安国”更具传奇色彩的呢?
自古英雄出少年,辛弃疾虽是老辛,但其实是少年成名。嗯,一个立志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倔强男孩。
我不贪恋少年,只仰慕英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英雄。可惜,寒来暑往,壮志成灰,幼安同学跟所有不得志的年轻人一样,到老都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英雄的落寞背影又添一抹悲情。
好吧,我更喜欢了。
如果一个人,他的文字可以令你热血沸腾,他的思想可以让你心动神移,而沉迷于此既俯仰无愧于天地,又于国于家于旁人无碍,那么,你又何必自拔!
反正我不打算拔~~
最后来说这本书。序言里说了,主要面对青少年。注释简单易懂不浮夸,有词有句有整体赏析,比较靠谱,可作为辛词的启蒙读物。但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有的地方确实太浅了些。如果你懂得太多,或者根本不想多了解,注释评析都可以略过不看。
而我自己的习惯,是宁可多花时间逐字逐行阅读,也不愿辜负作者的心血随便一扫而过。
书嘛,各有各读法,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