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作文课》读后感_1200字

《大师的作文课》读后感1200字

文章的结构决定于文章的内容。为什么这篇文章分三段,那篇文章分五段,为什么先说这层意思,后说那层意思,这些,都是文章的内容决定的。
从作者写作的角度说,要想明确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而根据内容的需要安排好文章的结构,主要得从两个方面着眼。
首先是思路。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样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人总是根据思路来结构文章的。因而,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就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他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所以,要文章的结构好,必须求之于思路。要思路清晰严密,必须善于观察事物,能够理解和认识事物。只有从锻炼观察能力和理解、认识的能力入手,才能培养起既活泼而又严密的思路;只有培养起这样的思路,写文章才会有好的结构。
写一棵树,如果你对这棵树的形状、构造、生长发育、性质作用都不知道,或者知道得不清楚,这篇文章将如何写法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呢?一切都将无法下手。勉强写些话出来,必然前言不搭后语,使读的人也摸不着头脑。这还谈什么结构组织?写一件事,如果你对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发展、演变,作用、意义都搞不清楚,所知既然模糊,文章又将何从组织?总之,自己不明白,就无法使读者明白。
其次,安排结构还同文章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有关。文章总是写给特定的对象看,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的。文章里的材料怎样安排,各个部分怎样组织,要看文章是写给谁的,是为什么写的。比方,某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你去调查了一下,回来之后把那件事情写下来,向领导报告。这该怎么写法?当然只有原原本本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地写出来,用不着什么“倒叙”“插叙”那些办法。如果想把这件事情写成个通讯报道,在报刊上发表,写法也许就不同一些,可能先把结果写出来,然后再回过头去写事情的发生和经过,中间也许要补充一点跟这件事情有关的情况,以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得清楚一些,并且也要考虑到怎样安排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他乐于读下去。倘若拿这件事情作素材,写成一个短篇小说,写法就会更不一样。写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也要看写给谁和为什么而写来考虑文章的结构——是写给有关的个别同志看,还是写出来发表?如果发表,是在哪里发表?给哪些读者看?是着重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着重批评一种相反的、错误的意见?虽然谈的是同一个问题,由于对象和目的不同,文章里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得出结论,也就是说,文章的结构组织怎样安排,也会有种种不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1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35公斤的希望》读后感700字

    希望就在自己的手上 —-读《35公斤的希望》有感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希望,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有了希望之后,我们又该为它做些什么呢?读了《35公斤的希望》之后…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24
  •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心得500字

    【第1篇】 宝葫芦的秘密读有感 今年,买了一本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给我看,炎热的,我捧着它就不热了。 《宝葫芦的秘密》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叫王葆的小学生,他喜欢吃零食、幻想和听他…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03
  • 《木偶的森林》读后感450字

    们!你们爱读书吗?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让人增长知识,所以我特别爱读书。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木偶的森林》,这本书的作者是苏州市作家协会副…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20
  • 海洋观后感400字

    今天是五月十八日,相距六一仅有十几天,每年的六一都是我们红星海学子们最期盼的一天,今年的六一也不例外,我们将举行以宣传文化为主题的。我们在下午的空闲时间看了一场有关于的电影,让我对…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98
  • 读《未选择的路》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人的一生面临无数个选择,就像一列载着所有人却永到达不了终点的列车,可以随时下车,也许某一站几乎下去了一半,也许某一站只有零…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53
  • 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七年级

    细节处的温暖 ――读《我与地坛》  初读《我与地坛》时,它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史铁生,它的作者,年纪轻轻就落得残疾,终生就只能依附着轮椅。他也绝望过…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