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读后感1100字
“本被弃养的无名猫,作者赋予人性,它自负自傲,有其思想,偏偏自始至终,主人未替它命名,换言之,它在主人心目中毫无地位,岂不反讽意味十足!它批评主人缺乏同情心,像本性恶劣的牡蛎一样,一直黏再书房里,不曾向外界开个口,而且还露出只有自己最通达的表情,实在有点可笑,外界却都认定主人是个肯用功、求上进的教师,殊不知他常趴在桌上睡觉,甚至口水流淌在翻开的书页上,且脾气极坏,难以相处。
它静观人间世界的形形色色,不客气地提出批判,往往一针见血,诸如听了主人朋友所说的故事,既不觉得可笑,也不感觉悲哀,它想,「人类为了打发时间,不可笑的也笑,无趣的也觉得有趣,借此勉强嘴巴运动外,什么也不会」。无名猫认为,主人的这些朋友都是些闲人,聚在一起或偶然见面,总是不停地说忙呀忙的,脸上也露出一付忙碌的样子,好像快要被忙碌压死一般;实则人类自己任意制造许多干不来的事,却又偏要说忙叫忙。看到迷亭和独仙下围棋,猫认为人类就是喜欢自动缩小海阔天空的世界,施展雕虫小技以争取自己的地盘,到最后反而只容双脚站立,再也踏不出一步,一言以蔽之,人类是强行追求痛苦的动物。它还嘲讽人类常以不懂为懂,学者则将可懂的事讲得让人听不懂,更以自己的主人为例,因为完全不懂对方的文章而更加尊敬对方,结论是「以懂得的样子尊敬不懂的东西,自古以来,就让人觉得愉快」,读之怎不会心一笑!
以上种种,固然是猫的见解,批评的对象或为主人「苦沙弥」或周遭之人,实则此皆作者夏目漱石之自我反省以及对于世俗之批判,只不过是藉由叙述者──无名猫之口说出来罢了。不过,最讽刺的是猫本身,它还没抓过老鼠,整天游手好闲,某夜它想试着抓老鼠,因发出声响,反而让主人误以为又遭小偷。更糗的是,它偷吃年糕,脚却被年糕黏住,急着要把脚拔出,反而越陷越深,落得狼狈不堪,最后被小孩看见,嚷着:「哎呀,猫吃煮年糕在跳舞。」它的糗态成了主人一家的笑谈。综观之,猫不但耳濡目染了主人的各种癖好,如贪睡、贪吃,连个性也颇为神似,猫非但批评主人,指责主人顽固不通,对出入家中之人的言行亦不以为然,可笑的是,其说话的口吻却越来越像主人了,仿若「苦沙弥」的翻版。
小说的最后,无名猫偷喝众人喝剩的啤酒而醉倒,失足跌入大水瓮里,由于费尽力气,始终无法脱困,它想着「明知出不去,还硬想出去,未免过分。明知过分,还硬拼,只有自讨苦吃。真是白费气力,自求痛苦,自寻折磨,未免愚蠢」,是以放弃挣扎,终于溺毙,还自认「死而后得太平之境」,实为「难得」之「了悟」,此无疑是对荒谬人生的一大揶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