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育儿全书》读后感_1100字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读后感1100字

生育你,治愈我—谁不想有个会运用蒙特梭利育儿的妈妈呢?
各种机缘巧合生了一个女孩儿,恨不得把自己能力范围内拥有的美好都给她。我是第一次当妈妈,也有新手的各种困惑和不安,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成长中受过一些伤害,想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好了,才能带好孩子。
蒙特梭利是著名的育儿方式,女儿念的幼儿园也是采用蒙特梭利的教学方式,对这种育儿方式慕名已久。我读这本书的时候,配合 《爱和自由》、《捕捉孩子敏感期》一起看,对陪伴孩子有了更深的理解。(一直不敢轻易用教育这个词,觉得这个词太大,我用不起)
和传统的认知不同,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以往我们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足够了,事实上,孩子也有自尊、自爱、自我实现的要求。孩子从出生就有了心理活动,0~6岁更是关键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形成的个性、受过的伤害,会影响一生。
我们能给孩子提供的不是教育,而是帮助。这种帮助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发现天赋能力。儿童只有从环境中不断吸取经验,才能得到完全发展,专家把儿童吸取的这种经验称为“工作”。给予儿童自由和独立,就是给予一个永不停歇的工作者自由和独立,他们停止工作就不能生存。这种生存规律适合所有生物,违背这种规律只能倒退。
蜜蜂采蜜、蚯蚓肥沃泥土…大自然的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使命。儿童心理的建筑师既不是母亲也不是老师,而是富有创造力的大自然。成年人无法对3~6岁的儿童提供直接的帮助,只能对他们进行观察,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大自然赋予儿童完备的潜质,但是要使这些潜质充分发挥,儿童就必须不断努力,通过工作获取足够的经验。
儿童对知识的强烈渴望超过了对其他事物的爱。儿童是通过工作来发展自己的。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满足自己生活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事情,就征服了自我,并且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精神上获得平静的人。一个享有自由并自我约束的人,会追求那些真正能激发和鼓励他的奖赏,而不是外界的奖励。他的内心具有人类的力量和自由时,就会迸发出强烈的积极性。
相反地,那些试图把工作推给别人,自己少工作的人,违反了自然规律,是生命衰退的表现。这种观点也帮助我们成人理解自己的工作。儿童最终成长为成年人,我们却常常在现实中看到不如儿童热爱自己工作的成年人。这种人往往是一副想要退休的样子,只有那些对自己工作抱有极大热情的人,才能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无论ta是六岁还是六十岁。
学习这些知识,是因为知道自己不懂的太多,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耽误了孩子。我在一旁观察小朋友成长的过程,也是回忆、了解、治愈幼年时期的自己,让自己重生的过程,这是一段奇妙的旅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1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老师好美》读后感400字

    一部完美的不伦之恋! 十几年前,在我还是高中生的一个中午,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小说的所描述的真实故事,不同的是女老师的儿子也在班里上高三。 以严歌苓的实力,选这样的敏感的题材,肯定是考…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4
  • 读《干法》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读《干法》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看完《干法》,轻轻闭上眼睛,浮现脑海的是“居安思危”“热爱工作”“追求完美”“人生*工作的结果=热情*能力*思维方式”等等,这些经典语录让我受益…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9
  • 鲁迅作品《故乡》读后感600字

    那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读鲁迅作品《》有感 鲁迅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泽东语)人教版语文教科书曾节选了《故乡》中少年闰土的一个章节,当时我读…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237
  •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600字

    刚读完《吾国与吾民》时,我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中国,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的民族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前进着,但封建思想也跟着固定下来,深深驻扎在现代人的灵魂深处,影响着一代又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31
  • 解读秦可卿——《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聪慧可怜的秦可卿——《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人道是:说不完的莎士比亚更有说不完的《哈姆雷特》;我道是:说不完的曹雪芹更有说不完的《红楼梦》。细读《红楼梦》,好比品尝一席大餐,丰…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6
  • 《我不是班级小丑》读后感400字

    近日,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我不是班级小丑》,主人公叫徐葱,外号叫“洋葱头”,是一个让父母感到特别头疼的孩子。他虽然总是让班级充满笑声,却总是被人瞧不起,因为他成绩很差。虽然外表看上…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1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