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读后感_1200字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读后感1200字

始终是欣赏董桥先生在《绝色》一书里提到的晚年毛姆:他远远瞄着那一排排的书脊只想偷笑:“都安好,心里踏实。”这是他在书房里,抽着雪茄,紧皱着眉头,说自己看书看累了,也看老了。
在《美德》一文里,毛姆提到过对雪茄的品味,“这只雪茄要卷得恰到好处,你抽的时候可以完全不费力气;烟叶要很严实,不会在你的嘴唇上散了架,而且味道会一直持续到最后。”我想象得出他在写下这话时,惬意半眯着眼,把平生所经历的俗事与心得编织进故事里,却猜想不出这段话的上一句,“在我所实现的抱负里,只有这一个没有沾上幻灭的苦味”该是有多么落魄。抱负都实现了,却不是一开始幻想的那样。
或许是因为这句话,把我之前对毛姆的偏见冲淡了一些。想起晚年毛姆,经历了世人对他争烦不休的讨论后,有些落魄,却也有些得意地倚靠在沙发上,想想已经实现了的抱负,五味杂陈,心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其实是想证明自己对毛姆的固有观念:他讲故事的水平一流,可他实在算不上一位一流的作家。
连续几天来断断续续的阅读,尽管并没能改变我全部想法,不过对于毛姆这个人,或者说对他作品里的人物,以及衍生出来的他赋予人物的一些想法认知,有了站在另外角度的新的思考。即他从来不屑装作高深作者和拥有美德的道德家。以至于读他的故事,除了被故事里的红男绿女各种人情世故所折服,此外也难以伸展出更多的思考———或许这便是所谓的“专注于故事本身”,本身所带有的魅力远大于故事外读者的无意义脑补。
有人评价毛姆是玩世不恭的老流氓,在他的文中,你用一切形式,耗尽全力,都无法找到爱。他的爱里带着摧毁,带着冷嘲热讽。他像一个躲在故事中随意一道斑驳锈迹的门背后的人,叼着没有点燃的烟斗,无声笑着,那笑里冷寂却又荒芜。
所有的刻薄都是在掩饰心碎。毛姆笔下可谓是极尽对女性的刻薄,刚开始读《月亮与六便士》时,对他对于女性的嘲讽和神来之笔的辛辣揭露很不赞同,有一种他文章里的女性都作为一种男性精神和洞察力等意志转变的推动力,也可以叫做牺牲品。除非是专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短篇,比如《简》,《舞男舞女》等,都不会引发读者对于女性在他笔下憋屈无力感的认同和所谓的“感同身受”。年轻读者永远只看得到诗与远方——在《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以及后来的《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中对于个体自由和人生欢乐的追寻。而关于此,毛姆的文笔出奇的温柔。
“我希望,更重要的是,我会有千变万化的海洋、天空,清新的黎明、灿烂的落日和壮丽辉煌的夜晚。我会在不久以前还是一片荒野的土地上开垦出一个花园。我将会创造出一些东西来。岁月不知不觉地流逝,当我年纪老了,回首一生,我希望我过的是朴实、宁静、幸福的生活。尽管没有什么大作为,我将也是在‘美’中过此一生。”
而在这些光风霁月的背后呢?又是什么?
毛姆老成了精,狡猾已经深入骨髓,心安理得地接受世人的一切探看和窥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2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生读《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高中生读《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红楼梦》是写女人的一部书,我喜欢女人,所以爱看这部小说。作者写小说,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碰不到的情况,遇不到的女人,凭借着自己的想象,按照自己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5
  • 《三个和尚》读后感600字

    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三个和尚»。它虽然是一本很薄的书,但是教会了我们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这本书讲的是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99
  • 少年与海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读书是非常愉快的事情,比三月踏青,六月喝雪水更加舒畅,更有乐趣。当你孤独寂寞时,读书可以使你活泼开朗,给你热情的鼓励,宝贵的启示,使你听到生命的召唤、的祝愿和的问讯。因…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81
  • 只剩一英里读后感450字

    【第1篇】 一步,只剩下微弱的一小步。它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它证实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 一英里,等于1.609344千米。但就是它,让一个人后悔了一生。《只剩一英里》这篇文章讲述…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388
  • 《夏天的风》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这本书说了:余点点懵懵懂懂的走过,只为在时光中等待最美丽的绽放。余点点是一个有爱心的小女孩,李梦和余点点是好,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余点点的外婆可是一个爱打扮的老人,…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82
  • 读《用奇计孔明借箭》有感300字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用奇计孔明借箭》。 这篇文章讲了周瑜见孔明本领高强,便已借箭为借口,想杀掉他。谁知孔明却用奇计向曹操“借”箭。因为…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