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是怎样管理时间的》读后感1200字
一个人不想改变现状,有三个可能原因:一是对现状感到满意;二是习惯了安于现状;三是不知道如何改变,因而放弃念头。
本书大概罗列了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确定目标,指定计划,合理分配工作,克服拖延,健康工作等内容。说是时间管理不能概括本书内容,而对时间的管理本书说的也只是片面之词,并没有深入做分析和指导,读过以后也只总结出以下一些小点内容:
一些好的句子:
富兰克林说:“我总认为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个好计划,会有很大作为”。本人很赞头这种观点,这个点提出一个点的导向,那便是“眼界”,本书并没有提及。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远大的“眼界”才是一个是人否有大作为的重点。能力再强,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也只能敢为人臣,为他人卖命。而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的人,即便能力一般,也可寻一些有能之士来完成,类似大汉的开创者刘邦,便是一个很好的作证。
“不要强迫自己干好,干本身才最关键”,本居点出了做事核心。很多时候很多人有想干的念头,但是不知如何干,总想把想法想到完美才好开始干,但是完美的想法本身不存在,且没有实践的想法也很难做成功,所以“干”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可以从身边利索能力的开始,定好目标,奔着目标方向不断改善,小步快跑,一方面会有一定的成绩,可鼓舞自己的士气,二在干的过程中寻找经验和灵感,确定更好更准的方向。
“理智不能战胜情绪,能战胜情绪的只有行动”,能真正控制住自己情绪的人一般都已经成为伟人,所以可见控制情绪的难度。所以可以通过行动来克服这一问题。
“一个公司要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分工合理,团结协作的团队,对于一个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公司,组织是最重要的”。的确如此,但是也要分阶段。英雄人物一般都出现在初创期,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导向,英雄便有用武之地,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老板或者一起创业的重要成员,可以给大家以目标。而公司有一定规模后,便层级结构复杂,很多事就需要进行开会协商,人多力量大,找出最合理最有发展的想法来进行操作,而非个人英雄主义。此点从三国时吕布身上可以看出,大家都在争夺人才,没有开疆拓土时,他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但是后来到了曹操手,这样的英雄已经不需要了,何况很多时候英雄很有很多的缺点。
一些观点:
”信息泛滥跟信息缺乏一样有害“,当人慢慢成长,获取了各方面知识后,就会发现,懂得越多也便是懂得越少。因为涉及的方面多了,而每个方面又有很深的东西需要去挖掘,这时候就显得理所不能急,所以在信息的汲取方面要有自己的“过滤”,虽说多多益善,但也不能样样通,样样松。
“超时工作是能力不强的表现”,这个观点认同一半不认同一半。超时也可能是工作量大,或者本身就喜欢钻研,一方面为了工作,另一方面为了自己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