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中国史》读后感1100字
之前在看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深感其考究逻辑之细密,求证之务实,但终因半文半白的文字过于艰涩,加之并非历史专业出身,半道而辍,改读此书。
先从内容来看,吕先生用极简的脉络把近代以前的中国历史串了起来,而着重于近现代历史。尤其是对民国以来,特别是袁世凯去世后军阀割据的历史、社会等诸方面进行细致刻画,很有参考价值。另外本书十分看重历代的制度变迁,每朝每代后面均有对当时制度的剖析。
再谈个人数点体会:
一是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虽几经波折起伏,但成为唯一从未中断、留存至今的古文明,令人骄傲。
二是认识到文明间竞争的两大要义,其一为武力,其二则为文化,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先秦之时,诸子百家尚在争锋角力之中,而始皇帝凭借武力形成了大一统王朝,也首次把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确立下来。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上形成统一,更重要的是靠强大的武力抵御住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使中华文明不至于断送于襁褓时期,相较被日耳曼蛮族攻灭的西罗马帝国,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之后五胡十六国,中原大乱,但隋文帝凭借统一的文字,以及其他强大的文化力量,维系了民族的统一,并为盛唐进一步开疆拓土奠定基础。至于此后辽、金、元、清,汉人沉迷于理学、八股科举等过甚,而尚武精神几近消退殆尽,却仍凭借深厚文化底蕴维系文明不断绝,虽说是“同化”,但实为异民族为维系统治所采取的折中实用主义,并不算什么太光彩的事。至于之后遇到文化和武力都大大超出自己的西方文明,除了割地赔款外,更重要的是连此前引以为豪的文化力量也遭到打击和怀疑。于是有日后的新文化运动、文革等破除旧文化影响的事件,而新的文化信仰仍在形成之中,拜金主义等物质主义理念趁虚而入,造成今日的人心浮躁。这些其实是一条线串下来的,所以说历史是个闭合的链条,有果必有因。
三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很多地方已经超越了拉美、东南亚等第三世界兄弟,似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社会生产难以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这一点,更新增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与依旧贫瘠的心灵世界之间的矛盾,以及阶层利益固化,不同阶层之间敌意上升这两点。我想,这可能是源自吸收了太多西方理念所致,还需要回到中国优秀的思想和传统中寻找解药。正如吕先生所言:西方文明强于科学(解决效率问题),而中华文明强于生活(解决公平问题)。也许静下心来研究些历史和国学智慧,会对提升自身幸福度,树立正确价值观等,俱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