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的艺术》读后感1300字
《放弃的艺术》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佩格·斯特里普和艾伦·伯恩斯坦都是心理学专业人士,他们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向我们阐释了人们不愿意放弃的心理学原因、错误的放弃方式、正确的放弃方式。
一、人们坚持不肯放弃的心理学原因:
1.近在咫尺的胜利
在“坚持”理念的作用下,当人们离达成自己的目标还差一点儿的时候,他们更可能视目标为“近在咫尺的胜利”,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失败。
2.可得性启发
这是从最有用和最生动的案例中获得的想法。当我们听多了关于某些人因坚持不懈而成功的案例后,我们对于“坚持就是胜利”这一信念会越发坚定,这种心理现象就叫“可得性启发。
3.间断强化的力量
间断强化,简而言之,就是当人们面对一个总是时不时有好事发生的事件时,人们就被那个没规律的好事给刺激了,于是不停地尝试。间断强化诱使我们坚持下去、继续投入,不断付出。
4.承诺升级
承诺升级是指在操作一件事的过程中,失败的倾向出现时,人们往往更易选择坚持,并将原本的承诺升级。
5.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人们在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到以往在这件事情上的投入,如果放弃,就意味着之前所有投入彻底损失,所以瞻前顾后,甚至明知该放弃,还要硬着头皮继续干。
二、错误的放弃方式:
1.逃避式放弃
这类人已经习惯于放弃,他们似乎对放弃上瘾,一旦事情进展不如意,或情况变得复杂,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他们总是不假思索直接采取放弃的方案,这就是逃避式放弃,这成为其逃避困难局面的惯性手段。
2.对决式放弃
比如“我放弃是因为诚实对我来说更重要”。对决式放弃所强调的是坚持下去可能会给人带来的损失。
3.假装式放弃
指对配偶不满意却不愿意恢复单身、痛恨工作却喜欢工资以及其他矛盾的或冲突的情感,它能将假装式放弃变成不完全的放弃。
4.威胁式放弃
威胁式放弃的表现形式可以统括为“如果你不做这件事,那我就放弃”。这并不是真的要放弃,而是将放弃当做威胁的手段。
5.无故失踪式放弃
无故失踪式放弃是一种真正的放弃,特点是放弃者偷偷走开,放弃者或离开者对于自己的决定不做任何解释。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弃。
6.爆发式放弃
这就是所谓“忍无可忍”的爆发那一型。紧接着爆发式放弃而来的是长时间的抑郁、沮丧和情绪激动
7.貌合神离式放弃
指放弃者表面上假装不放弃,甚至还保证要继续努力,但实际上步伐正向着“出口”走去。
三、正确的放弃
正确的放弃称之为目标脱离,它会开辟出一条道路,鼓励我们设定新目标,并舍弃旧目标。
四、目标脱离的四个步骤
目标脱离强调要在认知、情感、动机及行为的四个方面同时做到对旧目标的脱离,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认知脱离:放弃一件事时,先要有意识地认识到:我想要放弃此事,并且我准备好开启目标脱离的过程了。
情感脱离:在放弃时我们需要感知到难受的情绪,然后去调节这些情绪,而不是压制它情绪。
动机脱离:积极脱离那些要么无法实现的目标,也即有意识地摒弃不源自内心的旧目标,将精力集中到那些能够达成的或源自内心渴望的目标上。
行为脱离:在经历了以上三个步骤之后,我们必须将放弃付诸行动。
如果方向错误,坚持越久离成功越远。只有放弃错误选择,正确规划新的目标,重新开始,才能走向正确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