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读书目》读后感8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3,7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名有姓的英雄豪杰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他们像天上的繁星,或明亮或晦暗,或一闪而逝或永垂不朽。
刀尔登的《中国好人》与《不必读数目》,谈论的就是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只不过,他没有人云亦云,针对于某些人的事迹或思想言论,他选择了一个非常刁钻的视角来观察和剖析,也因此得出了让人瞠目结舌,却足以令人信服的结论。
譬如他说,人们可以不必读《论语》! 《论语》不是板起面孔教训人的书,也不是教我们如何生活的书,对我们正在遇到或即将遇到的实际问题,它不提供任何答案。对有这样期许的人来说,《论语》倒可能是制造麻烦的书,如果人们在读它的时候松懈了对世界的不信任。是的,活在自卫中的人,不适合读《论语》,正如一个不对自己提问的人,不会明白孔子提出的问题比他回答的要多得多。
用 “菹醢尽处鸾皇飞”来形容他眼中的韩非,或许也不为过。外人称我们是外儒内法,这功劳是缺不了韩非的贡献的。“除五蠹”“压扁社会”高招尽出,完美地帮助秦王实现了“以天下为罗,雀不失矣”的理想国的梦想,当然,代价是两千年的前程。
这么评论韩非,未免过分。韩非其实有何尝又不是一个好人?他正直、聪明,还是个尽人皆知的老实人。只不过他严重低估了统治者的理解力,士人的行当被他招供出来,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让他始料不及罢了。有这样一个寓言:狮子本来并不怎么威风,后来狐狸来献计,请狮子吃掉动物来立威,狮子采纳了,并且,“从你开始”。
宋之问曾说,自古皆死,不朽者文!
现在也有人说,只要是人,都会经历3次死亡:先是肉体消亡,接下来是周围的人忘记他的名字,再往后,则是他的言论、思想与事迹的销声匿迹。
到底什么会永恒,哪些将随风而散,作者说的当然作不得数,唯有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