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500字
1.书本内容
1.1非暴力沟通能够:■ 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 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1.2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1.3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3.1 观察(区分好观察和评论)
1.3.2 感受(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1.3.3 需要
1.3.4 请求(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谈话的目的、请求反馈、了解他人的反应、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要求、分清楚请求和命令)
1.4不利于相互沟通的方式:
1.4.1 道德评判(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1.4.2 进行比较(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1.4.3 回避责任(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1.4.4 强人所难(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1.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2)“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
1.7 用尽全身心的倾听(给他人反馈、保持关注)
1.8 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1.9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1.10 表达愤怒的步骤: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1.11 强制力的使用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1.12 倾听内心的声音、解决内心的冲突(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心灵环保、心灵诊断
1.13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2.自己的收获
2.1 观察是一门技术,不仅仅用于沟通,还可以用于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沟通,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都是有益的。一定要区分好观察和评价。
2.2 表达感受和需要很重要。比如说有时需要的只是一个拥抱却变成了指责,比如说有时候渴望的是理解却变成了命令,比如说明明是关怀却多了反抗。
2.3 当愤怒时不凡给予时间、体会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运用方法而不是一味指责。找到愤怒的真实原因,不要停留在对对方的指责,效果不是很好。
2.4 一定要区分好请求和命令。
3 书的评价
3.1 四颗星的评价偏高,书的不足在于内容过于拖沓,案例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中途曾两次弃书,我想是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共情点。再次读是因为有朋友用非暴力沟通进行培训,觉得它一定有它的可读之处。后期发现他的论点其实还是挺好的,沟通方式和核心内容也是不错,在生活当中文中例子在他人的反应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3.2 非暴力沟通解释了我的一些问题,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本书。
3.3 对于此类的书籍,自认为整理比看书更为重要,偶尔翻翻笔记其实也是不错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