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畸零人》读后感_2300字

《浮世畸零人》读后感2300字

浮世畸零人

即使有不同的躯体,万物生灵仍然拥有一样的灵魂。                希波克拉底

题记:七月的天,燥,热,闷,夜间也不见好转,凌晨四点醒来,天光尚熹微,昨夜的未竟的梦,又笼上来,心似被缚,欲挣难脱。我知道我当看一本闲适的书,缓一缓白日的压力,可是这本昨夜没有看完的书,压在那里,不由我不去快快的读,去看看班,可怜的班,四个小时,终于读完,内心的重压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为沉重,脑子里闪现的一直是班最后迎风奔跑,纵身一跃的背影, 一直是怪人远离人群,孑然离去的身影(详见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而这两个画面一直在不断的交织,变幻,趁空就来,挥之难去。我知道,我当用一场文字仪式来告慰他们,送别他们了。

《科学怪人》是1818年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第一部作品,主要讲述对生命着迷的研究员弗兰肯斯坦试图利用死人骨肉创造出生命,结果他的作品“怪物”自诞生之日起,因其丑陋,恐怖的外表被遗弃,被厌恶,被伤害。怪人不断的尝试着去寻求他人的认同,关心和爱护,渴望能拥有一个同类作伴,结果始终不曾赢得平等对待,在一次次失望后,他采取了报复这个对他冰冷的世界,最终他在惩戒了自己肉体的创造者法兰肯斯坦后,孤独的远离了人世。19岁的玛丽借由恐怖小说的形式探讨了人性善恶,科学伦理,人类对于他的同类中的“异类”的态度等主题。

时隔近两百年,又一名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续延续这一主题,在《浮世畸零人》中再一次讲述了这些“异类”在人世中生活的艰辛,挣扎,寻找,并在一次次的失望后,走向末路的故事。两篇文学作品,两个悲剧故事,聚焦的都是人类与“怪物”(也即畸零人,边缘者)的态度,两百年,科技使世界翻天覆地,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上因科技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甚至超过了几千年的变化总和,然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切已经变得太明显,科技超越取代了本该有的人性。人,或者可以这样说,变化了这么多,有些根深蒂固的想法似乎并没有改变,比如,对于“畸零人”的态度。

两百年前,怪物因其丑陋,恐怖的外表被他的造物者遗弃,两百年后,班,这个长相丑陋,因返祖而形似雪人(介于人,猿之间的神秘动物)的“怪胎”依旧没有摆脱被他的创造者(父母)抛弃的命运,他来自于上流社会,却为生存环境所不容,被父母兄弟姐妹所嫌弃,十五岁,被迫离家后,他开始了自生自灭的孤独之旅。期间,仅仅是因为异于常人的外表,他被骗,被偷,被打,被欺,他害怕着人类的伤害,却也渴望着人类的关爱。不同于怪物的有求而不得转为报复,班的内心一直是善良的,是柔软的,是纯真的,是感恩的,他像一个渴望爱的孩童(虽然十八岁的他已有了四十岁的面孔,有着强有力的躯干和肩膀),在孜孜以求的寻找着庇护,寻找着关怀,寻找着同类。

他们起初是想在人类中寻找认同,寻找位置。“曾有一度,我也憧憬过美德,名望以及欢乐;曾有一度,我也异想天开的期待能遇到一个能不计较我的外在,而会因为我优秀的内在品质爱我的人,曾有一度,我的心中也充满着崇高的荣誉感和奉献精神”这是怪物的梦想,也是班一直以来的努力,他虽然害怕着人类,但也努力的向他们靠拢。

他们积极的学习,努力的融入社会,然而,他们得到的是什么呢,怪物自始至终没有得到认可,救人反被开枪追打,善良的班也被骗做苦工,被骗运毒品,被强行拉入实验室像个动物一样等待科学研究……

“但即使是上帝和人类的敌人,在孤苦伶仃时,也有朋友相伴左右,而我却形影相吊,孤身一人”同怪物一样,他是孤独的,是不被主流大众认同的异类,“他是如此悲伤,如此孤寂”黑暗是他的家,黑夜是他的天地,只有在自然之中,只有在夜晚的保护下,他才能畅快的呼吸,才能不惧怕,才能没有危险,然而,他们毕竟还有思想,有情感需要,他和怪物都深切的渴望找到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同类。

然而,人心如同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阻拦着他们的靠近。

好在,他比怪物要幸运的多,他遇到了善良的老妇人艾伦毕格斯太太,遇到了好心肠的丽塔,更遇到了善良的姑娘特蕾莎,他们给了班关心,照顾,爱护,给了他家的温暖氛围。因此,他是感恩的。尽管他不得不离开了毕格斯,但当他得知老人的去世,他内心是十分的悲痛的,即使得知丽塔欺骗了他,使他再也回不了家,他依旧是想念她的。即使因为特蕾莎的朋友,他被掳走像个实验品一样对待,他依旧相信着特蕾莎。然而毕格斯和丽塔都离开了他,虽然特蕾莎还在,但他依旧会是特蕾莎日后生活的一个负担,况且她也毕竟不是“长的像班的”同类。

他在寻求一个长的像自己的同类,真正的同类,如同怪物渴求甚至威胁弗兰肯斯坦为其创造一个女同伴一样,他们在一次次的碰壁后清醒的认识到在人世是无法寻找到同类了。

终究他们都没有机会圆满了自己的梦想,怪物在他的创造者死后选择了结束此生,班在得知自己的同伴只是壁画而非真正存在后,对于这个世界已经十分失望的他最终选择了纵身一跃。

他们的命运何其的相似,和人世间其他的边缘人,畸零人一样,他们挣扎在人世,渴求被认同,而终究未被认同。

民胞物与,万物本一体,万物都有灵,然而,万物并没有被人类公正公平的对待,人类尚且不能公正的对待他的同类,更何况他物。班不是孤独的,至少在不被理解认同,公正对待这件事情上,无数的类似事件还在上演,然而,班,却又是孤独的,谁又能真正的理解他,陪伴他呢,微斯人,吾谁与归?

我知道眼前是无底的崖,可是我还是要奔跑,乘风跳跃,那是我唯一的归处,唯一的家。

有风吹过,复归寂静。人,诗意的栖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77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红豺读后感350字

    《红豺》是第一本感动我的书,书中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人揪心的情节以及美好的品德。书中讲到:红豺火烧云是一名,可她痛失爱子,在森林里无精打采地转圈,突然她眼睛一亮,发现一只幼狼。豺和…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81
  • 《目送》读书笔记800字

    2016年的即将结束,在这个假期中我认识到了很多,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词。 《目送》,这本其妙的书。淡淡的文字,平淡的语调,细腻的感受,完全没有华丽的影子,也没什么大悲大喜。…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84
  • 《绝佳拍档》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假期里,我读了《绝佳拍档》。这是一本描写一对双胞胎和之间的生活趣事。他们的生活让我十分羡慕。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马一左和马一右,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马一左是双胞…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16
  • 读《小豆豆与小豆豆们》有感400字

    看了这个书名,你们一定觉得很奇怪吧!但是,如果你看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就一定知道日本的亲善大使――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里写到过,因为在日语中“彻子”和“豆豆”很像,别人唤…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79
  •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_600字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600字 善良·感恩·燃烧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53
  • 《奇妙的假期》读后感600字

    今年给我买了几本新书,我读了其中一本书名为《奇妙的假期》,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主要讲了孔东东遇到的一些奇妙的事情,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做简短的介绍吧。 有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2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