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1200字
说实话,一开始是因为追星才看的这本书。因为想通过这本书了解“饭圈粉丝”这个群体的本质、发展、特征、影响等等。读到后来觉得这本书越来越有意思。
当今社会造星风潮之下,粉丝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力量,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甚至有力量左右舆论(还有营销号这一群体),粉丝经济也成为商家挖金的新大陆,小到杂志周边销售,大到奢侈品代言带货,都是依靠粉丝这个群体进行消费而完成的。
用饭圈黑话来说,粉圈即是一个群体,书中“领袖”即对应饭圈“大粉”,领袖的“领导、发言”等即对应饭圈“带节奏”,“议会”等发言平台和舞台即是“超话”,“山岳派与别派之争”即是不同派系粉丝之间的“掐架”…… 如此如此,一一对应。这么看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按照书中所说,群体都是“毫无智慧”的,听信领袖的话而盲目从众,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群体影响而被左右,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么说来,我们常常唾弃某些偏激极端的粉丝为“脑残粉”也是情有可原了。说不定那些“脑残粉”也是群体舆论的受害者呢。
在群体中保持理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我本人而言,在经历过为数不多的几次饭圈掐架的现场,都感受到了群体被煽动的阀值有多低,只要所谓的“大粉”说几句“内涵”的话,就会有一大群不明真相的粉丝跟着留言表态,“大粉”给他们营造了一个与事实不符的假象,而那些“群众”在气氛渲染和挑拨下会选择完全相信“大粉”的话,舆论就此形成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群众对于似是而非的话总是更加信奉一些。而“偶像崇拜”与“人设”大概也由此产生,营销号更是靠着这些赚足了粉丝的钱。
我常劝诫自己做个“理智粉”,虽然可能是一种奢望,但还是提醒自己不要轻易上当,与“饭圈”保持一定的距离,能让自己看得更透彻明白一些,总不至于被软文左右感官与情绪。
说回这本书本身,整个大纲目录比较详尽也比较..杂乱(个人感觉),常常有一种“哎这部分我是不是读过”的感觉… (也可能是我读书不走心吧hhh)。偶尔有些文字让我觉得偏激了一些,譬如整本书总体来说是对寻常群体进行否定的。但是受到毛概思修马原的熏陶,我当然要反驳一声:我们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就做成了大事啊!谁说群体成就不了伟大事业的!(不排除我这样的思维是作为“人民”群体一员已经被“党”的舆论洗脑的可能性hhh)读到最后部分的时候竟然有了一种读《百年孤独》的奇异感觉,社会从群体而诞生,社会也毁于群体,又是一个历史的大轮回。不过这样的轮回并非“百年”而是将一直持续到人类灭亡吧。
见仁见智吧,这样的书读一读总能让自己警醒一些的,面对群体的决定也会多留个心眼,同时也让自己学会如何在群体中更好地生活。甚至于,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试试如何运用群体的弱点来为自己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