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读后感2100字
读《茶花女》
小仲马在结尾时写到:这个故事好就好在真实,尽管也许会有人提出异议。历来的爱情小说层出不穷,可经得起时间历练的却都不是才子佳人的绝配,相反有违社会风气、不被世俗所接受的爱情故事却大受追捧。其中的原因或许正是太多人受到了道德的绑架,需要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去重新认识生活,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甚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都无不在透露一个讯息——谁都有选择爱的权利!可玛格丽特作为一个风尘女子,流连在各路男人身边时,她是否又真的有选择的权利呢?答案是既肯定又否定的,因为她为了爱而牺牲了自己,悲剧式的完结更渲染了心灵的纯粹。
茶花女,一个多美的化名,却被众人贴上了一个标签——妓女,这类女人就像过街老鼠一样,等待她的只有无数的谩骂和白眼。可又有谁曾去深究过她们之所以沦陷的原由呢?或许是环境所迫,又或许是受人威胁,当然也不排除有心甘情愿的,但真的一朝失足就永无出头之日吗?若要在道德上较真的话,那跟贵妇人包养情夫又有何区别,难道她们就只能恨老天没给一个富贵人家的出生吗?不,我相信世界是公平的,每一个初诞生的婴儿有的只是一颗懵懂无知的心灵,至于好坏的栽培全靠日复一日的浇灌,每一天的变化都会把你塑造成独特的自我。而所谓的标签群体,却是无法以偏概全的,茶花女的可贵就在于有一股英雄气概——即使识破了生活真相,却依然心存爱恋。
当然,就像小仲马强调的,我也不是在鼓吹伤风败俗的爱情,而是要学着去了解小众群体。就像研究同性恋文化一样,只有在有学者试着去接触他们、不带偏见的去深入结识他们时,我们才能去尊重“存在即合理”的客观性。妓女确实不被文明社会所接受,可这也在印证一种人权买卖和彰显男权的思想:首先,肉体交易就否定了人类的平等性;再者,男性对这类需求的供不应求就是对女性的一种亵渎;更甚于,许多贪财女子会心甘情愿的去迎合男性的满足感。但要斩断这类伤风败俗的习气却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当我们一直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趾高气昂的把面子摆在第一位,不给知错能改的人伸出一把援助之手的话,我想她们只会越陷越深。这也正是世界各地的红灯区越来越合法化经营的缘由所在。
文中有提到:爱情,是多么高尚的幼稚行为!确实,陷在爱情里的人智商几乎为零,他的思绪就像小小孩想要一个心爱的玩具,会百般耍赖和无理取闹,却只为得到它。当阿尔芒对玛格丽特一见钟情之后,他对她风尘女子的身份全然不顾,只要有男子搭讪自己心爱的女人,他便醋意满天嫉恶如仇。深爱中的阿尔芒好比患上了人格分裂症,一个小人告诉他只要能得到玛格丽特的垂爱就是天大的幸福,另一个小人却不断警醒他要跟其他男人一起共享玛格丽特。爱情是自私的,正是这种狭隘的嫉妒心理加速了他们恋情的结束,说到底,阿尔芒对这份爱情还是缺乏信心的。如果他足够信任这个曾经的放荡女,便也不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持玛格丽特昔日的奢侈生活,也可能是爱的太过火,不希望情人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而受到半点委屈。而谁,又能真的说清楚爱情所谓何呢?
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对纯洁的夸赞,我觉得用此话形容茶花女亦不足为过。她所憧憬的幸福生活蓝图是被阿尔芒的父亲直接断送的,而杜瓦尔先生正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无情的谴责了她,诚然玛格丽特是早已习惯了外界的眼风和说辞的,但当提及阿尔芒的妹妹有可能因为她而变得被人抛弃时,这个身世落魄的女人却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未来。茶花女的牺牲到底有多大,我无法比量,但肯定不是他父亲日后所提供的物质救助能弥补的,更不是他那充满虚情假意的深表歉意所能填满的。可玛格丽特怎样呢?这为爱牺牲的傻姑娘还在为收到阿尔芒父亲的只言片语而欣喜若狂,甚至觉得他那一吻是对她过往生活的救赎和赦免。如此高贵和低贱的强烈对比,到底要撕掉社会上多少假面目才能让人看得更真切。
一个很写实的故事,却让我真正理解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小仲马的成功正是因为还原了生活残缺的那一小块拼图,让我们看到了最本真的感动。茶花女玛格丽特是带着高尚的牺牲精神离去的,可也只有在她离世后阿尔芒才懂得这颗心的用心良苦,可那再也回不去的幸福又要到何处寻找呢?我不免替茶花女觉得不值,如果一个人选择爱的权利一定要建立在他人面子基础上的话,我为何不能一吐为快全然拒绝,或者视而不见的坚持自我。死后的一切付出都是惺惺作态的徒劳无功,为何不能在有生之年共享人世繁华呢?生活是矛盾的,既要求你遵从社会道德,又要求你活出自我,每一次的两相拉扯都像一场精疲力尽的拔河比赛,不到最后关头永远不知道结果如何。茶花女选择了让步,她的屈从或许能赢来大半个社会的尊重,但这个社会又是充满何等的乌烟瘴气,我做不出她这样的牺牲,相反更注重自我的生活体验,所以能致意给玛格丽特的唯有深深的尊重和怜惜。
爱一个人,是不局限于高矮瘦胖、贫穷富有、高贵低贱之分的,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心电感应。一段完美的恋情,只要你情我愿便也足矣,如果有家人朋友的祝福则更佳,其他则都可视若等闲之物。茶花女的故事不是用来读懂感动的,而更应该去思考爱的含义,尤其有那样一个特殊的身份时,我们选择爱的基准到底何在?我认为,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可作为青楼女子,她们真的敢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