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1400字
当看到本书的最后一个字,看到道林的老去和画像的恢复原貌时,我的心也就终于放下了,作为一个有强烈道德感的人,那一刻我终于有了一种“坏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的感觉。可是细细想来,道林真的就是坏人吗?
因为美貌而被抬高成了众人巴结的对象,巴兹尔为了艺术,哈利为了美好,可谁曾料到一语成谶,他许下的心愿实现了,可解封这个愿望的却似一次死亡事件。文恩小姐的死是因为爱情,也是因为挚爱而放弃了自我,所以她在道林、巴兹尔和哈利来看她演出得那次演出演的很差,因为它觉得她要嫁入上流社会了,以后就有了依靠也就不需要再去演戏了,所以她放弃自己的生活而选择了依附,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啊?我爱你时,你就是整个世界。我不爱你时,你就夜空中最遥远的星。因为那场不是出去本心的糟糕演出,道林让文恩小姐成了那颗“最遥远的星”,然后她失望的自杀。
道林对于她的自杀是愧疚的甚至是懊悔的,在哈利和巴兹尔劝说下放弃了自己本来的想法。可也发现了画像中的秘密——所有的痛苦和衰老都由画像去承受,自己将永远保持盛世美颜。拥有这样的一份不会衰老的美丽,就像是拥有了神的青睐和免死铁卷。虽然坊间流传了很多关系他的坏话,可人们并不愿意去相信,因为人们不愿意去相信美丽也是会犯错的,这样一种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唯美主义。
然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容颜可以不变,可思想却不可能一成不变。就像巴兹尔,曾经说自己绝不会把为道林画的画像拿出去展览的,因为那是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那就是他的艺术的精华。后来呢,他选择了妥协,到道林这儿借画去展览,却被道林杀了。有人也许会说,道林杀巴兹尔是因为他毁了自己一生,在我看来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巴兹尔在某种程度上抛弃了艺术,所以在道林的心里他必须去死。就像文恩抛弃了艺术,他必须放弃对她的爱一样!
巴兹尔的死,其实已经预示道林的结局,因为在杀死巴兹尔后他开始恐惧,也开始做他所谓的善事——放弃对一个年轻女子的爱,让她自由。在很多人看来这有点始乱终弃的意思,可道林却偏执的认为那就是善。也许这就是作恶多端人的逻辑吧,我不去作恶就是善,我用行动终止心中的恶念就是大善。于是乎他放弃了一个女子,还把意外身亡文恩的哥哥好好的安葬了。做完这些事道林以为自己完成了自己的救赎,他觉得他不再需要那幅画了,他打算毁了那幅画,在我看来这个时候才是道林救赎的真正开始,那幅画是他僭越人类权利和自然法则的象征,只有毁了它,回到大众中去,他才真正的能开始救赎。于是道林死了,画像恢复原状,那个被画像困住的道林也得到释放。其实,救赎之旅是很难走的,你以为你已经做的足够,其实才刚刚开始,你以为你已经洗清罪恶,其实你只是拒绝直视自己的内心而已。
书中还有一个人物——哈利,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自由的思想者,他的想法与那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他总是语出惊人,他好像是整部小说里把一切都看的最明白的人,他毒舌,他深刻,他自由,他就是作者自身的一个侧影。
看了一些评论说,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道林、哈利和巴兹尔一同构成了现实中的王尔德,我不是专业从事文学研究的,所以不予置评,可是我在一定程度上赞成这样的观点。因为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成了其最后因有伤风化而入狱的原因之一
写了很多,观点虽不一定对,但是我的真实感受。经历了道林的一生,让我更加相信,有比盛世美颜更重要那就是善良。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被善良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