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如面柳如眉》读后感1600字
读完了,终于读完了中学时代一直念念不忘却没有读的书。那个时候总是偷偷地攒着零用钱,每逢周末补完英语后都要去街道另一边的书虫书屋买下小四公司的书。一书包的书,独行侠,骑着单车,还感觉自己那个时候很酷。
可是现在,那些被我精心收藏的书,那些每次看完都会被我用外包装的塑料袋再套回去的书,却因为几次搬家遗失了。对,遗失了,还包括别的书。
终于看完了六七年前就该看完的书,可是当初的感动和神秘全消失了。
怎么说呢,先说一下书本身吧:作者对人物啊动作啊等等等等的细节描写,真的是细致入微啊。故事内容也是刚开始没想到的(我是看了剧透= =)线索其实没有那么繁琐,在我看来是以女主人公为主线的,其余的人通过与她的关系接连穿插进去,构成了一个我也没想到的情形,不像最近看的《我的前半生》里的那样软弱的女主通过pk出轨的丈夫&心机的小三,在好朋友的帮助下逐渐变得更强的这种清晰的情形。作者更像是通过插叙???(从小语文最差,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手法= =)以及细节描写还原了一个看着有点乱其实都有关系的故事:
(主线1)女A被男A的追随者泼了硫酸毁了容后,男A留到女A身边不嫌弃她的毁容照顾她,看似是因为爱情,实则却是为了赎罪,女A在知道这些事以及别的事情后非常心痛(那种说不出来的心痛,我也说不出来了= =)计划和男A一起over,结果意外在男A自杀时涌起了对生命的尊重—-老娘不打算自杀了,要好好活下去。
(主线2)男B在女B被人欺负的时候帮助她,结果为两人引来了校园那点男女关系小斗争,被各种欺负,多么阳光活泼的女B实在受不了这生命中的黑暗,在女A打算自杀时说了点刺激女A的话,失手+不注意掉入了河里(是河是湖还是海我忘记了= =)其实女B也不打算接着活了,可能是想摆脱无聊的黑暗+追求想象中的美好,最后像是见到了光,over。
(琐碎线)好吧我不知道这个叫做什么线,是为两个主线提供一些温馨提示的,姑且叫做琐碎线吧。被女A救过的男C在女A店里打工,一直对女A有喜欢+尊敬+看起来一切为了女A好的样子,后来为泼硫酸的追随者提供了最佳泼硫酸的位置(这叫什么,无辜的同伙??);与男A有着地下男女朋友关系的女C,在女A的店里打工,男C知道她的乱七八糟事,好像她也没多大用??只不过是偶然间为案件提供了一点意想不到的帮助??女A的初恋是男B的爸爸,女A是女B的小学带班老师,女A与泼硫酸的追随者是初中还是高中同学,男A是女B的家教,男A与泼硫酸的追随者是被暗恋与暗恋的关系,大学校友。
线索和故事大概就是这样= =这么一看其实被自己说的有点乱= =但为了锻炼一下本来就混乱的思想,逼不得已叙述一下,请见谅…但看着看着其实就会在脑海中形成大框啦~
其实,这本书写的也是蛮好的,只不过不适合现在的自己了~在初中正是作文好好提升的阶段时(对于语文很差的我来说是这样的= =)我遇到了小四以及小四们的书,让我踏上了盲目追求词藻堆砌的路途,直到大一。想了想自己也是很笨很笨了!!!这五六年竟然一直认为好的文章需要精美的词汇,以及说的快断了气的长句来堆砌,在大一时,把自认为写的还蛮有小文艺的文绉绉文章拿给爸爸看被说很空洞时,还有点不服气。随着慢慢的不自觉长大与成熟,现在想一想简直可笑的无奈。
所以发现啊,那些真正让人有触动的,让人感到温情的文章,并不是不负责任地词藻堆砌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呢,很朴实??很真实??慢慢的,一股暖流流入了心房。哎呀反正还在探索阶段,我也不是知道那是什么了,只记得有一次在ONE上读了一篇让自己哭了一上午的文章,看着很朴实,很平淡。冰点里的那篇孤独的权利,也是很让人难过的,也没有用很华丽的修饰词。
嗯,我也要向这方面努力!对于怎么写好作文着什么急呢,输入这么少还想着多输出怎么可能呢~所以快快多看书吧~
(哈哈哈这次写的一鼓作气,乱七八糟,虽然很乱,但是很开心呀,我再也不要写读起来会断了气的长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