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1300字
椅上飞扬
终于把史铁生《我与地坛》看完,仿佛看到生命之花,生活之光,一扫多日的阴霾,没有华丽的词藻,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一个岑寂的夜,一杯清茗,一卷诗书,摊出一个个故事,串成一念佛珠打坐,敲一木鱼,心莲静绽,一个个生命鲜活袭来,行走在史老的文字里,泣血椎心,热泪盈眶,不与人说,轻轻啜,慢慢悟。
史老二十一岁双腿至瘫,余生在轮椅上度过,最后死于尿毒症。此生经历跌宕起伏,生死博弈,爬出泥沼,化茧成蝶,凤凰涅槃,获得新生,创造一本本巨作,里面饱含心酸,苦楚,生死,离别与觉醒,看到生命在笔端开出仁善的花朵,结出善意的果实。苦难磨炼了坚毅,缺陷造就了完美,理性成就了神性,才有了一代代人的遇见与碰撞,有了今生有幸的相逢,在我与地坛一文中,看到了生死的理解与接受,与其说是史老的地坛,不如说千千万万人的地坛。二十一岁意味着什么,花一般的年纪,有梦想,有热血,有激情,有爱情,敢论输赢的年代,而上帝“”偏袒”了史老,偷走了双腿,失去行走的能力,如折翼的鸟儿,搁浅的鱼。史老跟天底下所有的凡人一样,曾经一度地绝望,每天想得最多的是怎样去死,去结束生不如死。这种痛苦不是用笔墨文字可以疏解,可以渲染,可以宣泄,因为痛苦无法分享,无法取代,痛在自己身上,戳中心脏,一分一秒都是煎熬都是折磨,与其一个人的痛苦不如说两个人的,在承受生命之重时母亲也在加倍地承受,在排解,在痛苦,不如叫上帝直接杀了她,如果可以替换可以转接,母亲一百个愿意为了孩子。在最颓废绝望的时候,地坛给了重生,给了力量,给了生的勇气,地坛有永不言败的跑者,有永不分离的爱人,有双眼失明的女孩,有永远等待的女人……他(她)身上的韧劲给了向上攀爬的锁链,给了向阳的力量,给了生命的觉醒,同时给了史老一片天地,有了写作的动力,有了文字的跳跃,有了激情的触碰,在轮椅上飞翔,梦想插上翅膀,去远足。
在文章中看到更多是母亲的影子,母亲的爱与奉献,母亲的苦楚与包容,也是史老无法释怀的情感,在他慢慢懂得,慢慢领悟的时候,母亲走了,永远消失在自己的视线内,告别了痛苦。史老是幸运儿,拥有如此伟大无私而睿智的母亲,纪念母亲种下一棵合欢树,开满了合欢花,飘香万里,引来蜂蝶飞舞,爱儿的碎语。
每一个生命中“贵人”给予了帮助和鼓励,有相依相伴的亲人,有医院的医护人员,有同窗好友,有儿时的玩伴,有友善的邻居,有文学路上的启蒙老师等等,都成为史老笔下的故事,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人们。疾病无情人有情,上帝偷走了身体一个零件,却给了宇宙。失去行走,却创造了文学,生活是一念禅意。有人掉进深渊,失去挣扎的力量;有人寻求藤条稻草,爬出低谷。就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轮椅上的梦》励志比比皆是,而史铁生是中国的保尔,给自己动刀子,自我解剖,获取生与活真正的涵义。我们何尝去抱怨,去愤懑,我应该感谢上帝,拥有健全的身体,拥有行走的自由,有看云卷云舒的眼睛,有听闻鸟鸣的耳膜,这就赚得,就是福祉,就是上天对我嘉赏。好好地活吧!不为别人,只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