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手册(原书第4版)》读后感1200字
#2017读书计划# No 77
成熟的职场人必定有自己做事的框架和清单。本次学习这样的书籍也是带着这样的疑惑来的:这些优秀的产品经理都是用什么工具来工作的呢?收获了很多可以借用的框架,然而却又更多其他的收获。
产品经理需要对产品决策的策划、细化和执行负责,而这些步骤书中均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方法及需要避免的误区,不一一列举了,简单写下自己收获的几个灵感。
- 1、沟通力是产品经理核心的必备素质,优秀的策划案需要能够说服管理层,也需要能够同其他部门员工充分沟通,相互尊重并且构建利益共同体,执行的众多工作都需要其他同事的配合。所以“讲故事”的能力也是产品经理必备的素质,如何把枯燥的数据和方案通过声色并茂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愿景充分的传达给他人。在请求其他同事合作时需要晓以利益点,这样的工作会对他们本身产生怎样有利的影响?而不是简单的你需要他们这样做。
- 2、内容的输出和策划的方案离不开内容的输入,而这样的输入不应该仅仅依赖于书籍,更需要去一线接触真正的客户群体,与同行业或者不同行业的人开展互动,培养新的爱好,了解大众潮流趋势,认认真真、不折不扣的思考他人的建议,不断学习行业必备的素质,比如财务知识、电脑水平等。不管曾经取得过怎样的成就,永远不忘继续学习。
- 3、关于策划案及信息收集需要沉下心,多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妄下定论。比如搜集竞争对手的信息,需要考虑在哪些方面输给了竞争对手?该怎样做才能超越?在哪些部分竞争最激烈?市场对相关产品的真实看法是什么等等。诚不自欺,在分析时更不能因为懈怠而敷衍自己。
- 4、不要过度依赖企划模板。这点是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的,一直想的是模板和清单的优势,却忘了工具同样是把双刃剑。拥有了企划模板容易形成以此为目标的工作模式,而忽视了企划的真正任务,同时因为有模板的存在,容易忽视真正重要的要素,这些都需要工作中重点注意。
- 5、好的企划方案不仅仅能为公司谋求销售上的回报,同样需要考虑能够带来其他综合影响。比如能否起到狙击竞争对手的作用?能够利用好冗余的资源?开拓未来可能出现爆发的领域?
- 6、你的公司目标群体是什么?是经销商还是终端消费者?并不是所有的产品目标群体一定是消费者。比如我现在所从事的公司,盈利的来源都是来自于合作商,那么日常的宣传针对消费者明显是错位的营销,必然效果不佳。多从合作商的利益点出发,才可能带来更多的客户。
- 7、建立品牌便是建立心理认知。品牌大师凯文·雷恩·凯勒曾经用五个标准来评估各种品牌要素:方便记忆、有意义、可转移、可调整以及便于保护。在建立品牌时必须要认真考虑这几个因素,尤其是最后一个,处理不好是非常大的隐患。而关于如何在客户心理建立认知则必须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你的产品会为客户做什么?它会怎么做?为什么比其他竞争对手好?是谁说的,为什么要相信你?如果不满意怎么办?如果能很好的解决这几个问题,那么企划的方案大方向便没有问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80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