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修订版)》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1944(5)年面世,在西方被人瞧不起,认为哈耶克是个异类,认为他的思想是信口开河,直至八十年代的苏联陷入危机,人们开始重视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极权统治是一条走向奴役的路,走不了多远。目前远见近50年,不是他未卜先知,而是他洞悉人性。未来还有没有更加优越的体制呢?至少亚洲还有四个国家还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能不能经得起检验,现在还不好说,但是于某些人来说,是趋势,不可逆挡,某些人也心知肚明。
他炮轰的对象正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利结构——极权。竟然没有被列为禁书,于我们来说是件幸事。不管对错,多做一些了解,有一个对比,终归是件好事情。看人家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我们又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我想是最重要的。
我想起《末代独裁》这部电影,讲的是苏格兰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乌干达去实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乌干达的“领导人”赏识,做了他的私人医生。一开始实习医生并不觉得有什么,过着散漫奢华的生活。
领导人阿敏是一副不自信的形象,谁反对他就让谁消失。相处久了,医生渐渐发现苗头有些不对。夜深人静时,他也有恐惧的时候,夜晚的阿敏与白天人前的阿敏完全是两种样子。不安全感在笼罩着 自己,身边的朋友渐渐地消失,朋友之前的劝说,他开始反思自己这段伴君如伴虎的经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
在我们传统的价值观里,束缚了太多的东西,这一点我讲不明白也不能多讲,(前面某些地方我也略写了一点点)经历和见识一些事情渐渐地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不是人家说的那样,太多太多的东西在困惑我们。(媒体、法治、自由、民主等)
这两年来了解了一些西方的思想,(皮毛)不能说百分百融合了我目前的认知,算有一个基本框架式地认识,我觉得还是多有成就感。感谢夏鹏、葛旭两位老师。
不能结合实际来说,我还说不太清,所以不能多说,言多必失。我鼓励那些即将毕业或不准备考研的同学读这本书,刚出校门嘛,青春热血,啥都想干,比如电影中那位毕业生,也许会让你少走一点弯路。考研之所以暂时不能读,因为政治考试的论述题可能会让你不及格,要是能自由切换中西价值观的话,问题也不太大。
整本书翻译上有点儿瑕疵,定语从句就按照英语语序来译,有点儿不太习惯。留了200来页我想买实体书来读。
好了好了,不能多说还是扯了几句,有时我也讨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