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劫持的私生活》读后感900字
打卡:《被劫持的私生活》,20170929-1016。数亿精子vs珍贵卵子,男人渴望很多女人而女人渴望最佳精子和哺育,男人性急女人挑剔以及耻感和罪感平衡都是基因存续传递博弈,作者所谈一切生态变化(食腐者到采摘者)、行为演化(母系-共夫-共妻-父系)、基因斗争和性的本质,基本没跳出《自私的基因》窠臼,不过性、爱情和婚姻“三位一体”分离以及未来传统家庭模式消亡谈得还可以,毕竟传统意义上只能从婚姻得到的一切内容,如今在婚前或婚外都能得到。回娘家、欧洲数目字管理、中华官僚低效率和宗族制度、明清晚期男风盛行原来也很有讲究啊,略微有点厉害了。另:下场比赛的绝大多数都是雄性,然而宣布胜负结果的裁判可都是由雌性来充当,雌性的选择才是淘汰过程决定性的因素;挑剔的女人发现,她可以利用自己的矜持获利;与此相对应的是,男人无法对已经被自己征服的女人保持长久的兴趣;鸡是蛋生蛋的工具,从根本上说,雄性不过是雌性动物制造更多雌性动物的工具罢了;男人们是极不喜欢一夫一妻这种婚姻制度的,可笑的是一夫一妻制又是男人们费了好大力气才建立起来的;早先母系社会的时候,人们崇拜的只是一个女神,到了早期父系社会时期,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也有了相应的新版本;先是有了这古怪的婚制,之后才有了这些古怪的神明;美国的一个研究表明:不论一个男人起先多么喜欢一个女人,和她连续做爱15次之后,他的“性”趣就会开始减弱;女人的贞洁,完全是源于后天的文化建构,而与生物本能相违;在女性丧失了经济独立的地位之后,如果她们幸运地讨得丈夫的欢心,她们得到的绝不是爱,而只是宠爱,像一只宠物一样的爱;一是女性普遍参加工作,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二是男人放弃愚蠢的贞操观,这两个条件在今天都已十分成熟,可时至今日,似乎有多少位女权主义者,就会有多少种女权主张;理性的消费已经不能填饱机器的胃口,商家需要消费者“无理性”地消费,方法自然是创造时尚和品牌;新的形势需要新的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桑塔格将后现代的特征定义为“拒绝阐释”——必须逃避,因为它根本经不起阐释;在母系社会,一个男人喜欢孩子,是因为他喜欢这孩子的妈妈;而在父系社会,一个男人喜欢孩子,是因为那是他的亲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