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人生智慧课(智者人生系列)》读后感1000字
这是本专门研究钱钟书先生之系列书。是读有关钱钟书先生的第四本书。他的学问公认,堪以四字来称:博、大、精、深。任何其它赞美的话似乎都是多余,因为本书作者应该已经写得非常完美。
老子曾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很少有人像先生那样知道何为“日益”。因为人有一分学识,就会多一分气质;人多一分器重,就会多一分人缘。但是能够像他那样,在顺境的时候不显得意忘形,坚守自己的本分成为做人的根本;逆境当中不灰心丧气,时常精进便是处世的基础。能够“勿以己之长,显人之短;勿因己之拙,忘人之能”实在是少有。他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人,永远是以一种“容纳百川”的心理来接待所有的事物,能够将这些事物以主人公的身份随心所欲地使用时。另外,“批评”是他的特性,好批评,善批评,从不装腔作势,底气足。同时他又是会“低调做人”是读书人榜样。因为智者懂得沉默,而庸者却懂得健谈。
钱先生将自己读书的心得总结为两种,即“冷”读和“热”读。““热”读即快读,“在这一点上,他与我国的古代诗人陶渊明不谋而合,陶渊明读书追求的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快读就是这个意思。而“冷”读的解释则是慢读,要求一字一句,慢慢琢磨,用心读”。他更器重消纳精华,物化归我。他推出读书人应该有“诗心、文心和人心,及心系人生”也系独特高见。
另外,书中有不少记载关于钱钟书先生过目不忘,同时又是如何几乎不近人情的作学问,珍惜时间的故事等等。这些当然都是他杰出的品行,估计也会是后无来者。因为不仅仅其家族基因好,曾在多国留学,西学东用,不以国界为限定。懂六种外国语,中西学贯通,自成一家。他经历多朝代更替,在晚年更是靠近国家领袖阶层。所以,像他这样的聪明人深知政治的险恶,他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对于这个世界的纷乱复杂,他似乎早已经看淡及看开,只走“学术路线”似乎是他必然的选择。
时势造英雄,因此说,历史不会或者不希望再有像他那样杰出的“后有来者”。本书是学他堂堂正正做读书人的好教科书。相信凡认真读过本书的人,就会认识到自己真不会读书。本书还告诉世人:“为文与为人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刻薄人善做文章”。另外,对于“文如其人”的观点,钱先生是特别不认同。例如,书中提到,《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为人“尖酸刻薄”,可是诗情才思却在众人之上。当然他同意终有例外。……。
本书完整的介绍了他的为人处事。它通俗易懂,可读性高,是精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