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后感700字
我伪装成骗子,人们就说我是个骗子。我充阔,人人以为我是阔佬。我故作冷淡,人人说我是个无情的家伙。然而,当我真的痛苦万分,不由得呻吟时,人人却认为我在无病呻吟。
——《斜阳》
看完《人间失格》,内心五味杂陈。对主角既厌恶又同情。
我们身上似乎都有太宰治的影子,我们不停地实现:自我的软弱,自我的逃避,自我的放弃,自我的堕落。只是他把这些黑暗写出来,可是我们却不敢睁眼去看。
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原因我想大部分人都相似,心中的那份叛逆,抑或是心中的懦弱、悲哀、绝望被太宰治所触动。他的文字魅力也在此,明明使人压抑,我们却仍然忍不住阅读下去。其实故事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怕,再绝望再悲观也只是故事里的人生而已,最可怕的也许是我们居然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当然,不是说我们要像太宰治一样去各种“作死”,而是直面人生的肮脏真实。只有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棉花也受伤。正如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很多人拿《麦田里的守望者》来与这本书对比,在我看来它们没有太多可比性。世上有千万种绝望,它们背后有着千万种崩溃的理由。太宰治写出这样的文字,和他自己的经历和背景有很大关联。这本书成书于日本战败之后不久,整个社会气氛是低沉的,迷惘的,人们仿佛不知从何处来,不知到何处去。想来,太宰治的孤独与绝望,也是那一代人的孤独与绝望。
人生的无奈,比想象中多得多,太过柔弱敏感最终只会自伤。但如果人人“佛系”,就少很多精彩的文学作品了。看完“丧”的《人间失格》,再看些温暖小文,又觉得,生而为人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