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读后感1400字
本书结构清晰,讲述阿里技术的发展史。是比较好读的一本书,建议配合《淘宝技术这十年》一起看效果更佳。通读下来,对阿里中台由来及建设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及熟悉了一些阿里技术产品。
下面整理了下各个主要章节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
介绍了阿里中台战略的起因是马云和高管受 supercell 公司的影响。
第二章
主要是讲中台架构的价值。
从技术方面讲,是SOA面向服务的,相互解耦的,也导致各子系统的数据都在一块,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从业务方面讲,中台系统可以推动业务创新,减少业务快速试错和迭代的成本,当然业务也会倒逼中台进行迭代升级。
从公司组织形式讲,中台架构是团队可以更小但是更有战斗力。
第三章
主要介绍了淘宝在构建共享服务体系是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服务框架上的抉择,以及介绍了最终实现的 HSF ,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服务化框架。
第四章
介绍了淘宝服务中心划分的经过,按时间先后依次拆出来用户中心、商品中心。还有比较大的交易中心和店铺中心。然后逐渐演化出其他中心。
服务中心是领域概念的体现,不仅仅是只对外提供接口,还处理自己领域的事情。还可以再进行细拆,比如交易服务中心内部还分购物车服务和订单服务等。 这块跟 DDD 的领域应该是一致的。
服务中心的划分原则,高内聚低耦合,保持数据完整性,不断发展建设,业务可运营。 这块不就跟 DDD 里面划分限界上下文原则一致嘛。
第五章
服务中心最容易出现的瓶颈在数据库。解决数据库瓶颈主要的两个措施是读写分离和分库分表。
分库分表的原则:数据尽量平均拆分,尽量降低事务边界。
针对分库分表后可能出现的分表全表扫描可以通过建异构索引解决;复杂查询通过搜索引擎平台来解决。
淘宝分布式数据服务产品有 Cobar,架TDDL(Taobao Distributed Data Layer),DRDS(Distributed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实现数据异构复制的产品是精卫填海。
第六章
主要介绍分布式架构下实现最终一致性主要的两个手段:补偿事务和两阶段提交。并且介绍了支付宝基于此理念开发的 XTS 框架(细节暂时还没看明白(>﹏<))。
另外讲缓存应用时提到:
小库存秒杀商祥页库存从缓存读,支付时使用悲观锁机制扣减数据库库存并同步更新缓存,来保证不超卖;
大库存促销 数据库库存先同步到缓存内,商详页库存读缓存,下单时先生成一个用户不可见状态的订单,支付时走队列顺序扣减缓存库存,扣减成功后更改订单状态为用户可见,这样将原本需要频繁更新数据库库存转为更新缓存,大大提高了性能。
第七章
主要介绍阿里的分布式服务调用链跟踪平台——鹰眼,通过对应前端 url 的全局唯一 TraceId 识别是哪次请求的,使用 RPCID 来确认服务调用的先后顺序。
必须一提的是 TraceId 是通过 HSF 等中间件层来传递的,对业务开发人员完全透明。
第八章
介绍从共享服务中台角度提高平台稳定性的几个手段和产品。
限流和降级:TMD 从平台流量入口实现限流,现。Sentinel 哨兵平台实现服务层限流,同时也提供服务层降级的功能。
流量调度:通过修改 HSF 系统中 configService 中对应服务提供者的权重,实现服务层流量调度。
开关平台:switch 开关平台。
容量压测和规划:通过线上真实流量导流到待测机器评估出单机性能。
全链路压测:模拟更真实流量,提前发现问题。
业务一致性检验:BCP 实时业务审计平台。
第九章
阿里服务中心如何一步步升级为共享服务平台(Shared Platform as Service, SPAS),API -> Product ->Solution as Service.
共享服务平台的任务是 能高效率的对接前端业务,业务持续沉淀和创新。
总结共享服务平台的 KPI 是 保证服务稳定(比例最大),服务创新,服务接入量,服务使用方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