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丝绸之路(中文版)》读后感700字
在对于本书的介绍中说:“丝绸之路’一词所指的不仅仅是中国和罗马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丝绸贸易。它是指通过贸易、外交、征战、迁徙和朝圣加强了非洲—欧亚大陆融合的各种物品和思想的交流,有时是有意为之,有时则是意外收获,在时间上始自新石器时期,一直延续到现代”。
其实确切的说,它内容中关于中国部分并不占主要的,而是他从历史大手笔,不仅仅介绍许多故事,它通过作者的观察与分析方式,更是展示其研究历史的角度,及与东方学者们不一样表达方式。
当然,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把中国和地中海流域,即“东方”与“西方”联系在一起。所以,它的故事就是围绕此一路的历史,文化,东西方交融与相关文字记载。例如,它甚至追溯到早期的印欧游牧民族(约公元前3000—前300年),古典丝绸之路(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黑暗时代?(公元3—5世纪),中世纪的世界大同(6—10世纪),在这一时期,中国再次统一,先是隋朝(589—618),继而是唐朝(618—906)及鼎盛蒙古人的世界帝国(13—14世纪)到包围大草原(16—19世纪)中一些与印度或者俄罗斯历史事件的描述。
另外,作者从丝路上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生活习惯之古今对比,来讨论人类的迁徙这样大话题。例如,“征服欧亚的蒙古人也留下了自己的基因遗产。在曾经属于蒙古帝国版图的地方,大约有8%的男性的Y染色体上有一个独特的标记,可以追溯到700—1000年前的蒙古”,及其他,像马与跨欧亚王室文化,葡萄酒历史,……丝路上的文化艺术特征,特别是其视觉艺术商品等,及最后一章,讨论今天丝路将通往何方?
简言之,作者以全球视野的大眼光,来分析,诠释这一曾经改变世界大格局的历史演变,其中有不少珍贵,独特来源的参考资料。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