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读后感2400字
“世人皆苦,无人不冤”——这微信读书的一位书友对《大明王朝1566》书评的一句话。看完了《北平无战事》,我又想到这句话。这句话就是对这部剧最好的总结。所以我把它拿过来,作为我这个书评兼影评的开头。
同为刘和平的作品,《大明王朝1566》和《北平无战事》两部作品作品时隔7年,老实说,这部剧在整体上可能比不上大明王朝,毕竟那是一部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占有相当地位的一部作品,也是反腐剧的巅峰之作。然而这部剧最大的特点是既熟悉又陌生,说他熟悉是这段历史离我们并不远,半个多世纪前的事情;说它陌生是,这又是一段略带神秘的历史,其中纠葛着党派之争、时代巨变,因为意识形态的障碍,这段历史介绍的比较少,故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并不清楚这段历史的脉络,甚至比不上对于明清对于唐宋的了解——毕竟这是关于前朝的历史。然而这段历史又是对我们很重要的,从封建帝制到共和国,这是怎样的历史巨变;是什么让一个以“三民主义”立党立国的政权走向陌路,是什么让历史最终选择的共产党,这是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习惯以“本朝”视角看待这段历史,而这部剧难能可贵的换了一个角度,站在国民党的角度,甚至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回顾这段历史。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结论不同。换了更独立的角度,让我们以更客观去回顾这段历史。
有人说这部剧最大贡献是,尊重了观众的智商,让我们知道了共产党也是活生生的人,共产党员也会犯错误,也会挨批评,也有臭毛病;国民党也不是全是坏蛋,也有有理想的人,也有忠诚的人,也有为国为民的人;国共之间,也不是敌人支持就是我反对的,也有合作,也有智斗;也不是为了革命牺牲就是对的;共产党和国民党也是能选择的。这样的选择,这样的讲述才是可信的,才是真正的自信,才能获得观众真正的认同。
在这部剧中,党派、主义,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民意,是民生!这就一种务实精神,这其实就是胡适先生所说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在剧中更重要的是务实,是“少谈点主义,多做点事情”。在剧中,其实方孟敖、方步亭、何其沧以及后期的梁经伦,都对党派非常的漠然,他们注重的是具体的人,具体的问题。在最后,梁经伦所说的回答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的时候,他说他是燕大教授!这不是诡辩,这不是双重间谍的掩饰,这是最大的真诚。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务实,是要解决民生问题,是要救万民于水火!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此之外,所有都是形式问题,都是利益问题。只有这个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一个主义、一个党派、一个信仰、一个宗教的根源都是一种思想,其本源没有一种是生来邪恶的。但不同主义,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最终走势却大相径庭!最后这些都会变得面目全非。比如当初的佛教,古代的禅宗,现代的佛教,估计让释迦摩尼自己认都认不出来。当初提出三民主义的孙中山先生,解决的也是民生、民权、民主问题,可最后的实践确实两个90%——“农村90%土地集中在1%的人口手里,城市90%财富集中在1%官僚资本手里”这就是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反差,最后得以实现分田到户的确实国民党的对手——共产党,而这个实现就让国共之争中在那个空前绝后的历史选择中取得最终的胜利。然而作为胜利者的共产党,后面却也是走过曲折的道路,从分田到户到集体公社,到最后的土地承包走过了另外的半个世纪,从管制经济到计划经济,走了三十多;直到经历文革后,苏式政治经济大崩溃才不得已让管制经济最终走向消亡。让市场经济,让自由经济获得出路,让民众真正获得土地,获得经济自由,才有中国现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脱离党派的过程。从这个意义讲,党派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那个历史抉择从更大的角度讲,也不过是一个插曲而已!
历史无新鲜,作为执政党,前朝殷鉴不远。“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不能这么循环下去。眼看前朝的灭亡,对于今天有着别样的意义。为什么作为执政党,手握各种资源,占据更大城市,具有强大智库,拥有巨大的财力的国民党走向消亡?为何一个以三民主义立党的政权,被另一个党派还施彼身所战胜?前文所说,国共之争争得就是民意和民生。建丰同志和恩来先生都明白,他们都在努力,为什么建峰输了?因为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因为这个不是王朝的王朝,不是帝国的帝国已经病入膏肓!一个腐败到底的官僚体系,一个被既得利益和官僚资本侵入中枢神经的政权焉能不败?这部剧让我们看到权贵们是多么的放肆、多么猖狂,多么的无法无天!他们可以不管人民死活,不管盟国的外交压力,不管上层和政治对手的反扑,为了利益,利令智昏不管不顾的吃掉最后一点肉!他们可以在战争期间搞走私,可以在暴乱期间克扣民食,可以顶着盟国外交压力下贪污盟国的援助!没有什么是不敢干、不能干,没有什么钱是不能挣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触角伸到领袖身边,伸到领袖的家庭!这就是权贵经济极端的表现,也是赤裸裸的展现一个王朝灭亡史!这样的政权、这样的王朝不亡天理不容!
只是可惜那么多的英雄才俊,可惜了那么多的学者,可惜那么多忠实于国家、忠实于领袖的仁人志士,可惜那么多理想主义者,可惜那么多可怜的民众,可惜那么多可爱的人!他们是有着领袖气概,能够运筹帷幄的建丰同志、忠实于三民主义,忠实于自己理想,为了理想牺牲自己可以做出一切的崔中石先生、梁经伦先生、忠诚于建峰的增可达将军。这些都是英雄才俊,都是孤胆英雄!他们都是堂吉诃德,都在和命运抗争,都在和理想抗争!尽管最后结局不同,但都是勇士! 历史是人书写的,但很多人不会被写进去!这是一个令人忧伤的事情。个体在历史抉择,在命运面前都是渺小的。而渺小的个体所做的抗争,确实伟大的。这是一部理想主义的挽歌!
很多观众都说为什么看这部剧,演员都那么严肃,都那么面无表情,我的回答就是开始那句话“世人皆苦,无人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