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读后感1400字
第一次听闻《随园食单》是因为一道菜:蒋仕郎豆腐。书中这么描述:
“豆腐两面去皮,每块切成十六片,晾干。用猪油热灼,清烟起才下豆腐,略洒盐花一撮,翻身后,用好甜酒一茶杯、大虾米一百二十个;如无大虾米,用小虾米三百个,先将虾米滚泡一个时辰,秋油一小杯,再滚一回,加糖一撮,再滚一回,用细葱半寸许长一百二十段,缓缓起锅。”
短短百余字,把蒋仕郎豆腐的烹调要诀依次写出。从切配,到油温火候,配菜加入顺序,调味,甚至出锅都特意嘱咐。
《随园食单》作者袁枚,钱塘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采在当时也是佼佼者,但更广为人知的还是他的美食事业。23岁进士及的,做了几年县令,可能自知官囊已足,辞官隐居。说是隐居,实者下海经商。 而袁枚经营美食事业的套路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的新潮。
通过免费获取流量
首先,他花重金修缮随园,但是故意拆掉围墙供人游玩,目的是是江宁城的人知道有这么个风光秀丽的地方。两百年后的杭州市政府也学会了这个玩法,免费开放西湖,使之成为国内第一个免费的5A级别景区,带动杭州餐饮旅游业发展。用现在的互联网思维来说,叫做用免费方式获取流量,百度搜索,微信都是这么做的。
网络种草
等随园有了一定人流量之后。袁才子开始撰写《随园食单》,极力渲染自家私厨的高超水平和食物精妙。这个现在叫做达人种草。那游客们不干啦,嚷嚷着要拔草。所以袁枚顺水推舟,每次客来,便在亭榭中设宴,并安排自养的美女表演歌舞。随园饮食生意异常火爆。不仅有美食还用美女去制造热点,要是那时有微信朋友圈,绝对被刷爆了。
打造个人ip,内容付费
在自己美食达人的ip知名度极具上升之后,他开始在园中售卖《随园全集》,你看来了一拨,知识付费内容变现。仅卖书这一项,每年收入三四千两。更有琉球国的人,不远千里来购买,海淘来一波。
《随园食单》中可以看出他精致的饮食生活、潇洒的人生理念、高雅的审美趣味、深厚的官场背景。这本书不仅忠实记录了三百多种饮食的色香味之美,还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制作方式及烹饪要点,同时还将他自己的美食体验和生活理念融入其中。
先务虚后务实,先理论后技艺,这是《随园食单》在结构上的独特之处。本书开头以《须知单》和《戒单》为总纲,分别论述了原料的采购、作料的配搭、火候的掌握、餐具的选择、上菜的顺序、烹饪的规则、厨师的态度、食客的品位、宴席的礼节等等事项。简单说《须知单》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戒单》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这两章提纲挈领,充分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饮食理念。比如书中对火候的掌控有这么一段话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
不到一条微博的内容,就能切入要点,可见其洞察和文笔。
总纲以下,本书又开列十二章,分别是《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茶酒单》。每一章中又囊括几条至几十条食谱,活灵活现地展现了清代江浙地区三百余种美食的做法和味道。
《随园食单》文字简单清爽,人人都可照着去做,有趣的是,作者还将某菜做法,出自何人何家大都写了出来。实在是一本美食家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