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5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8.下列句中加点字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3分) ( )

A.泣下沾襟 B.函梁君臣之首

C.仓皇东出 D. 忧劳可以兴国

9.下列句子与“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句是(3分) (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莫能与之争

10.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庄宗“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极盛,与 “誓天断发,泣下沾襟”的极衰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句式对称,词语简练,意义深刻。既是格言式的警句,又是全文的归结,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说明庄宗溺于伶人,因而“身死国灭”的教训具有普遍意义。警告北宋统治者如果一如既往地沉溺于声色犬马,也会重蹈后唐灭亡的覆辙,为天下所笑。

11.翻译:(6分)

①一夫夜呼,乱者四应。(2分)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

参考答案:

8.A.(B、函,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子装 C、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向东 D、兴,使动用法,使……兴盛)

9.C.(被动句)

10.B.(没有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

11.(6分)(1)一个人在夜里呼喊,作乱的人就四方响应。(2) 人生的祸患常常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宠爱)伶人才这样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43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心雕龙哀吊》文言文

    《文心雕龙哀吊》文言文   《文心雕龙哀吊》 作者:刘勰   赋宪之谥,短折曰哀。哀者,依也。悲实依心,故曰哀也。以辞遣哀,盖下流之悼,故不在黄发,必施夭昏。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高一《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一《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 初中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中而通“尔”的用法   用作代词第二称译"";偶尔作主语译""   ①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这两句是说,渼陂之上忽然风起云涌,天地一片昏暗,狂风掀起万里波涛,如堆积起的青色、白色的琉璃。形容波涛汹涌之状,颇觉新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3
  • 王充市肆博览文言文翻译

      大家看的懂王充市肆博览文言文吗?下面小编整理了王充市肆博览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王充市肆博览文言文翻译   【原文】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74
  •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一作 缲车)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