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古文小品序 廖燕》阅读答案(附翻译)

选古文小品序廖燕

大块铸人,缩七尺精神于寸眸之内。呜呼!尽之矣。文非以小为尚,以短为尚,顾小者大之枢,短者长之藏也。若言犹远而不及,与理己至而思加,皆非文之至也。故言及者无繁词,理至者多短调。巍巍泰岱,碎而为嶙砺沙砾,则瘦漏透皱见矣。滔滔黄河,促而为川渎溪涧,则清涟潋滟生矣。盖物之散者多漫,而聚者常敛。照乘粒珠耳,而烛物更远,予取其远而已;匕首寸铁耳,而刺人尤透,予取其透而已。大狮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小不可忽也;粤西有修蛇,蜈蚣能制之,短不可轻也。

注释

①古文小品,是指盛行于明末清初的小品文。②大块:自然,大自然。 ③瘦漏透皱:古代相石四字诀,包括造型、窍孔、纹路等外形方面所具备的审美特征。④照乘粒珠:古代四车一马为一乘,“照乘珠”:照亮车辆的明珠。

2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顾小者大之枢( ) (2)烛物更远( )

24.对“文非以小为尚,以短为尚”一句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项。 ( ) (2分)

A.引出短小文章的真正价值所在。 B.说明文章优劣不能一概以篇幅长短而论。

C.使文章论述更全面,更辩证。 D.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

25.划线句意在说明:。 (2分)

26.文章最后两旬(从“照乘粒珠耳’,到结尾),分别从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两个方面来说明小品文的为文之道。 (两处答案均在四个字以内)(2分)

27.本文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述。 (4分)

(1)(2)

参考答案:

23.(1)只,只是 (2)照 24.D

25.文章的大小长短各有其美(“小”之可贵在其寓“大”、“小者大之枢,短者长之藏”)

26.价值取向(艺术特点、表达效果) 创作态度。

27.(1)多用比喻,使说理更形象;(2)多用对偶(整句、对偶也可),两两对照,使行文更整齐和谐。(答本文语言简练、文字简短也可)

译文:

大自然创造人,将人的精神浓缩在小小的眸子之中,啊,十分完美了。文章并不是以小为最佳,以短为最好;但是,小为大的关键点,短是长的凝聚处。如果所表达的意思高远而文辞表现却达不到这种境界,与道理已经讲完还想添加些话,这些都不是文章的最好表达。因此,意思表达完整的文章不会有繁冗之词,说理恰到好处的文章篇幅大多短小。高高的泰山,使它破碎而成为细石沙砾,它瘦漏透皱的特点便显露出来了。滔滔黄河,缩小成沟渠溪流,清澈的流水波纹就会兴起来。分散的事物大多散漫,集中的事物大多凝聚。照车明珠不过一颗珍珠大小,但照物的距离更远,我只选取它照得远这个特点罢了;匕首不过是一寸之长的铁器,但刺人穿透力更强,我就选取它这种穿透力罢了。大狮子搏击大象使出全力,搏击兔子也使用全力,对于小的东西不能忽视。广西有长蛇,蜈蚣能制服它,短的东西不能轻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44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杀虎救驾文言文阅读习题的译文及答案

    杀虎救驾文言文阅读习题的译文及答案   开泰五年秋,大猎,帝射虎以马驰太速矢不用发虎怒奋势将犯跸。左右辟易,昭衮舍马,捉虎两耳骑之。虎骇,且逸。上命卫士追射,昭衮大呼止之。虎虽轶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6
  • 赵普宋史文言文注释

    赵普宋史文言文注释   导语: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非常显赫的宰相。史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赵普宋史文言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3
  • 《汗不敢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汗不敢出 原文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36
  • 孤雁孤雁不饮啄古诗翻译及赏析

      《孤雁·孤雁不饮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古诗词全文如下: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1
  • 湛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湛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五年举于乡,从陈献章游,不乐仕进,母命□出,乃入南京国子监。十八年会试,学士张元祯,杨廷和为考官,抚其卷曰:“非白沙之徒不能为此”。置第二。赐进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4
  • 古诗蒹葭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