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阅读答案(附翻译)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①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②。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③,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④。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⑤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注] ①魁奇特起:意指新奇、杰出。 ②司法参军:官名,州府长官的佐吏,掌管刑狱治安。 ③斯文:指黎生、安生写作的古文。 ④迂阔:拘泥守旧,不切实际。 ⑤ 庸讵:岂,难道。

23、本文作者和其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是“古文运动”的中坚。

24、作者在第三段中说 “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5、作者认为自己的“迂阔”具体表现在 。

26、文章最后所说的“择而取之”是希望黎安二生能在古文与时文、与之间做出选择。

27、下面对这篇赠序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

B、第三段的议论是就黎生所谓“里之人笑其迂阔,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而发。

C、作者行文的意图是为了表明对世人讥笑的这种“迂阔”,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28、你能否从上文的论述中大致判断出“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试简要概括如下:

(1) ;

(2) 。

参考答案:

23、欧阳修、王安石、苏辙、苏洵(写出一人即可 1分)24、认为黎安二生的“迂阔”尚不如自己,都还要受到乡里的嘲笑,自己这个世上最“迂阔”的人,若向他们赠言,非但不能解除家乡人对他们的错误认识,反而会更加得罪家乡人,所以不知道能向他们说什么。(2分) 25、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 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2分) 26、道 世俗(2分) 27、D(2分) 28、(1)文以载道(合乎古训、文章内容力求充实、穷尽事理等内容方面的特点);(2)文章的形式应有所创新,作者有自由驰骋的笔力。(写出一条2分,两条3分)

[参考译文:]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44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钓鱼记文言文翻译

    钓鱼记文言文翻译   钓鱼记是林昉写的一首文言文,以下是它的原文翻译,跟小编一起来阅读吧!   钓鱼记文言文翻译  原文   钓鱼记   予①尝步自横溪,有二②叟分石(分别坐在石头…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95
  • 《宋史列传》“高登,字彦先,漳浦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5
  • 西塘集耆旧续闻文言文阅读

    西塘集耆旧续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且如欧阳公与王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荆公答云:他日若能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关于等人的唯美诗句

    等人的唯美诗句:     无题二【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9
  • 寡人之于国也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

    古诗文 2020年3月20日
    705
  • 写山东曲阜孔庙·孔林的诗词大全

    曲阜孔庙,在山东曲阜城内,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这座建立在孔子故乡的孔庙是全国各地规模最大的一处孔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元前4…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