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解说文案
这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电影,口碑很好,被很多观众评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良心剧。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用最朴实无华的镜头,勾勒了一个四合院里的一年四季,和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饰演房东老太太的金雅琴,凭借《我们俩》这部电影,获得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和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故事发生在北京一个破败的四合院里。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中央戏剧学院女大学生和一个80多岁的孤寡老太太。
小马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名学生,她骑着自行车在陌生的北京城走街串巷,看了很多房子,最后把目标定在金雅琴这个离学校比较近的四合院。但是房东老太太虽然年纪大,却不似一般年纪大的老太太那般慈祥和蔼。
她一张口就是房租200元,不还价。老太太精明锋利如鹰隼的目光让小马心里很不舒服,但没办法,她已经看了太多房子,所以片刻犹豫之后,她还是答应了。
虽然蜗居的地方看起来寒碜可怜,小马还是尽自己所能把它布置的温馨可爱。房东老太太对她的老邻居说,“还没见过这么能折腾的人”。
小马的确够折腾的。她自己扯电话线,甚至私拉电线,上房顶偷鸟蛋,下雨的时候爬房顶修理房屋……
爱折腾的小马和老太太之间总是争吵不断,好几次把老太太气的心脏病发。天寒地冻,因为太冷,小马偷偷买了一个暖气片,趁老太太不注意的时候私拉电线,谁知因为暖气片功率太大,导致整个小区都停了电。暖气片被没收了,还要交罚款,房东老太太气急败坏地要求小马马上搬走!
走投无路的小马蹲坐在门口,看到一条狗对着一个搬家的住户悲鸣,原来,那条狗和她的境遇差不多,她是被赶出来,而狗,则是因为主人搬家没办法带着它,遗弃了它。小马将仅有的吃食给了小狗,大概觉得他们一人一狗同病相怜。由此可见,固执倔强的小马,内心一直很善良。
但善良的小马不能容忍老太太处处算计自己。
因为电话费,小马和老太太交涉了很多次。尤其在一次突然多出来的300元长途电话费的时候,两人爆发了一次大的争吵。小马坚持自己没打电话,是老太太故意赖自己头上的。老太太气急败坏地说,“我冤枉你干什么?没打就是没打!你赶紧找房子去,赶紧搬走!我挣不了你这钱,也受不了你这份罪!”不仅如此,老太太还把小马为过新年布置的大红灯笼全部打在地面上,并把小马贴的窗花也都撕了。
不久老太太的外孙回来告诉她,是他给贵州的一个朋友打的电话,然后丢下钱就离开了。老太太这才恍然大悟,是自己误会了小马,她又一个个把被自己打掉的灯笼挂起来,重新把窗花贴好。老邻居调侃她,你这是何苦呢?!
原因只有老太太清楚。她心底,喜欢上了这个莽撞的姑娘。她虽然总是惹自己生气,但也是她一直陪伴着自己。明明过年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外孙回来解释了打电话的事情,并没有接她一起回去过年。而小马却把毫无生机的四合院布置的张灯结彩,年味十足。
老太太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小马,她开始期盼倔强的小马赶紧回来,可她坐在门口等到黄昏,也没见到小马回来。她一个人在屋子里来回徘徊的场景,让人几度泪下。
在小马回来之后,大年三十这晚,老太太主动邀请小马和自己吃年夜饭。她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鱼,分享给了小马。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钱,而是那份有人陪伴的温暖。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老太太和小马之间的感情也随着大地气温的升高而有所回升。
老太太由开始气急败坏地喊“小马,小马”到依赖性地喊“小马,小马……”
小马帮她梳头,帮她整理房间,甚至按照自己的喜好在老太太的墙壁上贴满性感美女的海报。
小马如同细碎的阳光一样,不知何时,丝丝缕缕钻进了老太太昏暗无光的心里。她在不经意间已经融入老太太的生活和生命里。
老太太在不知不觉间也开始关心起小马的一言一行起来。
夏天来了,鸟儿呼朋引伴,小马也谈恋爱了。她像雀跃的百灵鸟,抱着一只大大的玩具熊笑的合不拢嘴,老太太心里替她高兴,高兴之余提醒她别被人骗了。字里行间都是一个老奶奶对孙女的贴心“斥责”。
小马失恋了,逃避男朋友的她一言不发回了老家。老太太整天抱着小马捡回来的那只小狗坐在门口等她,等的焦心,骂小马“你怎么那么狠心呢?一声不吭就走了……”
小马,已经成了老太太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句话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特别认同这句话。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爱情,同时也适用于亲情。正是由于小马日复一日的陪伴,才最终让老太太依赖上她,习惯有她在的生活。所以,她一旦突然失踪,老太太就开始焦虑的“我眼睛都红了”。
与小马这个“外人”的陪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太太的女儿。
小马在学校布置的一次摄影作业中,采访老太太老邻居的时候得知,老太太以前当过兵,救过伤员,新婚第二年丈夫就去世了。如今唯一的女儿,是她抱养的。而她抱养的这个女儿,只在镜头里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匆匆地来看老太太,并告诉她儿子快结婚了。
第二次,是在老太太离开四合院的时候,她讽刺地说,老太太对自己一个亲生女儿还不如小马一个外人亲,还开玩笑说让小马把老太太接走得了。
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从来没有好好陪伴过老太太一天,过年的时候也不接孤寡老太太回家。所以老太太对她没有多大的感情。老太太在和小马的朝夕相处中,两人几乎没有一天不拌嘴。
看起来自从小马来后,她的生活被弄的一地鸡毛,但掸去这一地鸡毛,剩下的都是她生活里缺失了几十年的气息。
有多少父母,不是一边抱怨孩子把原本井井有条的生活弄的一团糟,然后还不舍得孩子离开的?
小马和男朋友找到了合适的房子,并很快搬出去。老太太很不舍,但也无可奈何。
老太太探头望着空空如也的房间,问小马:“真搬走了?真搬空了?真搬空了?就这么搬空了?”声音由不可置信到难以言说的落寞,这一幕,让很多人潸然泪下。
小马走后,老太太仿佛失了魂。做什么都提不起来劲头,她从椅子上挪到床上,又从床上挪到椅子上。偌大的四合院少了小马的声音,突然死寂的让人害怕。她很快病倒了。
小马得到老太太生病的消息飞奔回四合院,老太太握着她的手泣不成声,老邻居告诉她,“你一走啊,她就病了,一直念叨着你。”
影片最后,老太太将北京四合院腾出来给外孙结婚用,她则被送往位于高山上的一个偏僻的小院子里。当小马带着老太太常吃的药,在大雪封路的冬天辗转一路,像当年她问老太太要不要租房子时那样,红着鼻头出现在老太太面前时,老太太忍不住泣不成声。她万万没有想到,临终的时候,竟然是这个曾经几度被自己赶走的小姑娘来陪伴她。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像老太太的女儿那样有这么一个困惑:
为什么老太太对一个相处了两天的外人,比对她这个亲人还亲?
我想,大概是小马这个“外人”做了“亲人”该做的事情,所以老太太才会跟她这么亲。
电影结尾,看望完老太太准备返程的小马在车站接到老太太去世的消息,一脸悲戚。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她又去了那个四合院,和她初来时没什么差别的四合院如今贴上了几个大红的“囍”字。“囍”字带来的生机感与老太太的孤独,以及突然离世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