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产品技术竞争,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催生职工终身学习意识与持续创新意识,能够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然而,作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载体之一,企业职工书屋建设却呈现出另一种态势。据《中国文化报》报道,1988年全国企业图书馆(职工书屋)数量为24.6万个,1998年降为9.4万个,2006年则缩减为6万余个。对内部文化精神和职工素质提升的漠视,使职工书屋在“无用论”的错误声音指导下被一些企业打入“冷宫”。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行业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运营体系的关键一年。当前,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员工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行业职工书屋建设也就具有了非凡意义。笔者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摒弃传统的错误观点,充分认识职工书屋对繁荣企业文化、推动职工素质提升的独特作用,并树立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多角度推进职工书屋建设。
将职工书屋打造为企业的文化阵地。满足企业职工的文化需求是职工书屋建设的基本目标,这就要求职工书屋首先应将自身定位于文化阵地建设。一方面,要确保职工能够在职工书屋看到、学到与工作相关的文化知识,能够了解到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市场信息等,为职工成长进步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要确保职工书屋能够引领健康的文化娱乐潮流,满足职工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实现用高雅的文化熏陶人、用健康的文化感染人、用积极的文化鼓舞人,使职工书屋成为宣贯企业文化、传播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的重要阵地。
将职工书屋打造为企业的“信息中心”。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是职工书屋的另一项重要职能。因此,职工书屋建设应立足“信息集散”这一定位予以有效推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电子图书资源的强大优势,与临近高校、科研单位或社会图书馆实现电子资源共享,聚合各类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资源,将职工书屋建设成重要信息的集散地。另一方面,企业应借助各类信息系统不断提升职工书屋现代化管理水平,使之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力支撑。
将职工书屋打造为企业的学习平台。助力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企业职工书屋的核心目标所在。企业应当将职工书屋视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有力支撑点,以打造一支知识型和创新型职工队伍为己任,将职工书屋建设成职工愿意来、来了能读、读了能用的综合学习平台。要全面整合关系企业发展的必要信息资源,帮助职工了解行业发展动向,深入领会企业发展战略,增强自我发展意识,确保职工在学习和反思中不断取得进步,使爱读书、会读书的职工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使职工书屋成为助力企业发展的智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