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达到中央提出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吉水县充分运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新学习活动途径、加强帮扶指导,研究和破解学习实践活动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一是创新活动途径,增强学习效果。针对农村党员年老体弱、文化水平低、居住分散、流动较多,集中组织参加学习难现状。该县积极探索适应农村实际的学习实践有效途径,在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上,力求贴近农村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让党员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学有所用,把理论学习与活动开展结合起来,强化学习的生动性,扩大党员的参与面,激发党员的积极性。运用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如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组织农村老党员、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等,寓教于乐;把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少而精的方式编印成小册子免费发放给农村党员;注重发挥身边正反典型的作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影响党员;以方便党员学习为前提,通过开设“流动课堂”、“农家课堂”,应用远教网络、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同时,采取在职党员“领学”、老弱病残党员“送学”、流动党员“寄学”、文化程度低的党员“帮学”等方式,扩大参学覆盖面。
二是加强帮扶指导,突出实践特色。大多数村(居)委会党组织开展活动面临的矛盾多、任务重、人员杂、经费少,把活动办出特色、办出实效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该县结合开展“千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发挥好挂职扶贫干部的作用。乡镇领导蹲点联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选择一个村进行蹲点,直接指导;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县直机关党组织把“回头看”工作与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有机结合起来,结对帮扶指导农村党组织。同时,该县突出学习活动实践特色,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办出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科技兴农,大力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进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民生工程,积极为民谋利;突出党的建设,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平安建设,营造和谐环境。
三是借助活动平台,助推企业发展。该县在学习形式上对非公企业搞“特殊”,放宽放活学习形式,不统一固定场所、锁定内容、设定主题、限定时间。变督导为辅导。由指导组和上级党组织收集整理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相关规定和省、市、县出台的扶持政策,做好解释规定、解读政策工作,让企业能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借助活动平台迅速走出困境。变督导为引导。注重归纳总结外地和本地企业运用科学发展观理念化“危”为“机”的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效,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实现从单纯的被动的应对活动到积极的深入的开展活动转变。学习实践活动的内容针对职工需要增强思想教育说服力,使学习实践活动具有时代感和针对性,更加贴近企业职工思想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影响和带动企业管理层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等朝着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变,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助推企业快速发展。(吉水学组办)
乡镇科教文卫工作总结
•
实用范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823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