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清华讲堂,施一公以“结构之美”为题,为200多名外国学生上课。他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讲到2016年引力波新发现,精彩的演讲,引起全场持久、热烈的掌声。让世界看到中国,一直是施一公的心愿。2016年8月14日,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沪开幕,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在开幕式上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成长感悟,激励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新华社记者刘颖摄施一公说,这种对祖国的责任感,关联个人亲历。大学三年级时,他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施一公遭受很大打击。远在异国,他始终忘不了,毕业于哈工大的父亲,**下放农村期间,永远不遗余力地帮助邻里乡亲、不放弃理想的回报之心与胸怀。这决定了他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之职,慨然回国。“我就想要留在中国,要给中国带来改变。”施一公说。回国后,为了做出最领先的成绩,把国家相关科学技术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施一公和时间赛跑,每天在实验室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一天只睡4个小时。回国十年,努力终于换来丰厚回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的研究水平已经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可以和世界知名高校掰一掰手腕。”施一公骄傲地说。他对年轻人说:“在如今的大格局下,你们这一代肩负重任。我鼓励你们以天下为己任,义无反顾地追求最前沿的科学、创造最先进的技术,为中华崛起和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要给中国带来改变”,是施一公永不更改的初心。
清华大学副校长寄语
•
实用范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838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