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1分析
(2)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
1 选择交往人物分析:本文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是博学道德高尚的人,白丁是学识不高的农夫,它们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出与作者平时来往的人物都是有学问有涵养的,哪怕作者身处陋室,但依旧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说陋室不陋。
2 “丝竹”指代音乐,刘禹锡的笔下,丝竹象征着世俗的娱乐,这就表现了作者归隐自然、不入世俗的高雅精神追求;在欧阳修的笔下,非丝非竹就说明宴会的乐趣不单纯在于音乐,因为身为太守的欧阳修更注重的是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与精神追求。
陋室铭问题
•
古诗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84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