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报告是记载调查成果的书面报告。
从调查目的和最终形成的书面报告的内容综合评价,调查报告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1.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是为了概括出先进人物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正面经验,使其便于在面上发挥影响。调研对象是一个或一类特定的先进典型。调查报告写成之后,其中所概括的经验,可以为有关人员或单位所借鉴,或可以使之从中受到启发;也可作为有关主管部门开展学习先进活动的素材。
2.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因调查目的、范围和用途的差异而有两种区别:一种是反映具体情况的个案性调查报告。其调研目的是为了把某一个具体问题界定清楚,调研范围单一、具体,报告的内容一般用来作为处理某一具体问题的依据或重要参考。另一种是反映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调查报告,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概貌,调研范围相对宽广,涉及的对象较多,报告的内容主要用作宏观决策参考,或者用于说明某种客观现象,某一学术观点。
3.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须在已有线索的基础上展开。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事实,获得足以说明问题性质、程度的材料。调查对象一般是暴露出问题和问题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不仅可以用来澄清是非,辩明真伪,教育群众,还可直接用作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的重要依据。
调查报告惯用的结构由标题、序言、主体、结尾组成。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多样,总的来说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行标题,一种是双行标题,单行标题又可分为公文标题写法和一般文章标题写法两种。采用公文标题写法的优点是能使人一下子明确文种,并了解调查的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如《关于当前微电脑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但是,采用公文标题写法容易写得过于冗长,而且比较平淡,不利于诱发读者的阅读欲望。采用文章标题写法,虽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不能让人由标题一眼看出文种,但处理得好,能使人看了标题便对调查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有所了解。而且标题还有可长可短、可严肃可谐趣、可描述可设问的优点,因而,容易写得生动有趣,引人注目。例如:《愤怒的烧鸡》,《新闻纸紧张的症结何在》等。
(二)序言
序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可用来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目的、对象、范围;也可以用来概述调查的主要内容,取得的主要收获;还可以交待调查工作的背景以及通过调查所获得的结论。
(三)主体
主体内容是一篇调查报告的主干。主体通常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围绕导语所提出的问题依次展开。
(四)结尾
调查报告的结尾写法不一,或一段,补充说明有关事项;或一句,顺便交待某一问题。或总结全篇,深化主题;或指出调查存在的不足之处。
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是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成果。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例题]以“发扬勤俭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主题,以周围学生调查对象,根据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表现,写一份调查报告,题目自拟。
撰写调查报告,要做到以下几点:
1、着力点要明确:
首先,要深入调查,占有材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此,就应该亲自了解第一手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了解“点”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又要了解反而材料;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如上例中,同学们就要认真回顾平时手头搜集到的有关于“勤俭是美德,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奢侈浪费导致事业失败”方面的详细资料。
其次,要认真分析,找出规律。这是调查的目的。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总结出事物的规律。此例中,除了要有具体的事例或数据外,还要对占有的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总结,如以“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勤劳节俭、合理消费”为门类加以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性。
再次,要立场正确,观点鲜明。调查报告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如上例中,调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乱花钱、互相攀比、超前消费等不良习惯和问题。
最后,要概括事实,有叙有议。不能光罗列现象,而且要适当地进行分析、议论,阐述观点。如上例,在做到有事例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社会原理进行理性分析,分析要观点全面。
2、报告格式要规范
(1)标题。
①单标题,如上例标题可拟成:《中学生合理消费的调查报告》,以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
②双标题,可拟成《合理消费—-xx中学调查报告》
③标题不用“调查报告”字样,也可用一般文章题目形式,如可拟成《中学生应该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2)
前言。这部分内容,往往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作必要的交代,总领全文。如上例中调查地点可以是xx中学整所学校,也可以将初一整个年级作为调查对象,还可以随机抽查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表现两个方面。
(3)
主体。主体是具体叙述调查内容、列举事例和数据并做恰当的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是表现调查报告主旨的关键部分。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归纳整理出若干条目,采用小标题式写法,要注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有的可按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问题并列地安排材料,即采用“横式结构?;有的可按事物发展过程的顺序来写,即采用?纵式结构”。
(4)结尾。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也作归纳性说明或总结全篇的主要观点,也可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