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坠–落。
FS: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哲理评析:
故事中楚国人滑稽可笑的做法违背了哲学中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位物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具体说,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人类社会到思维领域,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文中的楚国人,虽然看到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却忽视、否认了它们的运动,是一种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表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85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晴野望翻译及赏析

      《新晴野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 初一七年级语文古诗必背36首

    初一七年级语文古诗必背36首 1.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史珪,河南洛阳人,少以武勇隶军籍”阅读答案及翻译

    史珪,河南洛阳人,少以武勇隶军籍。太祖受禅,用为御马直队长,四迁马步军副都军头兼大剑都指挥使。 太祖初临御,欲周知外事,令珪博访。珪廉得数事白于上,验之皆实,由是信之,后乃渐肆威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这两句是说,诗人独自久久凝望友人远去的方向,“飞鸟”虽没,仍凝神远眺不止,一片真情,绵绵如缕;朋友望不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 《清平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清平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完成14-16题。(8分)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①,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1
  •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之虚词“若”的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之虚词“若”的归纳   (一)动词。   1、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