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转眼,冬天就到了尾声。
1月20日,大寒。这是冬天最后一个节气。亦是24节气最末的节气。
夏有大暑。冬有大寒。
《授时通考》曰:“大寒为中者,上形与小寒,古为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上承小寒,下启立春。是冬春交替的转折节点。
自从小雪前,见过一场温柔的小雪,领略了她轻盈娇美的身姿后,漫长的一冬,她便藏的不见了踪影。幻想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神奇雪景,憧憬“大雪闭门好读书”的情形。然而,盼雪的心情无论多么迫切,雪花却迟迟不肯前来。
大寒三候,冰雪消融,万物蠢蠢欲动
古人把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由于天气过于寒冷,蛰伏了一冬的鸡,开始下蛋了,它贮备了一冬的能量,随着春天的一缕阳气萌发了无限生机。它启动了生命的孕育程序,开始孵化小鸡。
生命是如此的令人惊喜,它蓬勃旺盛的精力,与春天开始呼应。大地回春的暖意,唤醒自然沉睡的生灵。
二候征鸟厉疾。说得是鹰準这样的征鸟。它是一种猛烈的大禽,这个时节,它正处于捕食能力最强盛的状态。所以,它经常盘旋在低空,到处在寻找食物。诸如苍鹰,它看上去格外凶猛,但它那种强健勇敢,何尝不是青春奋斗的一种象征?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是苍鹰搏击长空的豪迈气势,这是青年人们昂首奋发的激情斗志!
三候水泽腹坚。这个时令,正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时候。这是天然的滑冰场,有着无限的野趣,想想远去的童年,在冰面上风驰电掣,那才是风一样的少年。
坚冰深处春水生。苦尽甘来,严冬过后,会是春天。所有的等待,终究不会辜负。所有的坚持,终究会迎来花开。
不因一时的寂寞而沉沦。不因穿不透黑暗而沮丧。只有不断储备,不浮躁,不虚度,不妄动,才会花开满园。
寒来暑往,韶华易逝,好好珍惜人生
熬过的酷暑,迎来了严寒。
“小寒大寒,冻成冰团”虽说,以往的冬天,小寒之寒要凌驾于大寒之上。但凛冽的北风,循环的寒潮,依然会让人们冻得瑟瑟发抖。
过去的一冬,持续了百日,却很少有雪花的光临。人们在干燥的冬天行色匆匆,疲于奔波,只为了三餐有望,日子美好。
北方的天空,很少有明朗的时候,常常是一片雾蒙蒙。人们期盼一场雪,让它洗涤天空弥漫的尘埃,还人间一片清澈的蓝天。
冬小麦,本该是一片油绿,覆盖着洁白的雪被,积蓄着能量,等着春回大地,拔节生长。
然而,你看一望无际的麦田,裸露着蜡黄的肌肤,恹恹的一片绿苗,干涸的土壤让它缺少了该有的生机。
大寒,多想让天公作美,下一场声势浩大的雪。给世界换上一副银装素裹的装扮。天不遂人意,总是有很多遗憾和失意。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杨花的季节,就要风和日丽。一场淋漓的雨,会风吹雨打,没了结局。该拔节的年华,就要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稍显倦怠,会是一落千丈,很是懊悔。
严寒,是一场风雨的洗礼。只有身感万物凋零的落寞,才会有欣欣向荣的惊喜。
人生,有一筹莫展的窘境,有困顿不堪的逆境。总有很多的不如意。但能苦苦挣扎,穿透黑暗,你便会凤凰涅槃,迎接新生。
人生是一场修行。匆匆而过的四季,就像我们的韶华,无论疾苦还是伤悲,我们都要咬牙坚挺。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冬去春来,游子归乡,人间终得团圆
大寒过后,就是年。
大寒一来,中国人纷纷忙着扫尘收拾,除旧布新,购置年货,杀猪宰羊,一片喜气洋洋。
大寒是一年最热闹的节气,它充满无限的喜悦和欢乐。也是期盼游子归乡,一家其乐融融欢聚一堂,恭贺新年的幸福时刻。
大寒的花信风迫不及待捎来远方的音讯,你看有着万里幽香的瑞香,开着细细绒绒的小花,却把香气溢满了千家万户。
买断春光与晓晴,幽香逸艳独婷婷。这是杨万里的《瑞香》穿越千年,送来春的讯息,也让回家的游子,远远就嗅到家的味道。
兰花也不甘落后,踏着节气的节拍,也竞相开放。这款以香着称的花卉,着实不同寻常。“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默”这是苏轼的《兰花草》,不与琼芳争艳,不畏霜雪严寒,它高洁典雅,用一身浩气,谱写大写人生。
兰花之所以这时开放,是迎接游子归乡,装扮新年的风景,其实就是寓意,人生须得清白,方能安心回家过年。心中坦荡光明,每一分钱,都挣得干净。这才是父母最大的欣慰。这才是守护家的安宁。
大寒三候时,正是除夕,一款山矾却开得粉粉嫩嫩,一片祥和气氛。“玲珑叶底雪花寒,清昼香薰草木间”这时祝穆的《山矾花》。它清而不寒,香而不艳,有淑姬静女之风。有早春淡雅之妙。
瑞香,兰花,山矾,都是花君子,都具清逸之美。四季轮回,辞旧迎新,游子归心似箭,盼春急切。这盛开的花儿,就像等在村口的家人,满心期待游子归家,满脸洋溢着阖家团圆的欢笑。
大寒过,岁末到。一切终章,皆是过往。一切美好,如约而至。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大寒步履姗姗,不肯褪去彻骨的寒冷,春天却像一个俊俏小姑娘,打扮的花枝招展,迫不及待地掀开春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