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若尘(王惠若)是在茉莉花语诗群内,挺活跃,诗和散文都透出清新的灵气,时有妙语,组诗《缤纷起义的雪》标题就过目难
忘,其中的《冬日》有一句:千里之外的雪正酝酿着一场缤纷的起义,至今记忆犹新。
读到《光,有时会藏到阴影背面》这个专辑,感觉若尘之诗已是枝繁叶茂,难掩其瑜。这里有平台和诸多老师的帮助支持鼓励,其
自身的天资、虔诚和努力,毋容置疑。又是一年花似锦,向阳花木早为春。此处,谨选取几首个人阅读的感受,供诗友批评指正。
《高山》——起首看是平凡却极富震撼力,你仿佛看见一个慈祥的女性端坐在云彩之下,她娓娓地说出她深情的期待,接下来是草
原、牛羊、信仰、婴儿、经声、灵魂、白发、慈母、雪花、春樱……博大简洁的诗意一一涌现,最后是慈母的语重心长。作者抓取
瞬间意象和语言的取舍融合能力,深受电影和绘画影响。高山一般是雄性的壮美和意志力的象征,作者书写的角度一反常态,母性
的宽厚宏慈,都在这抒情式宽银幕画面中,无声地流进读者的心房。对这样的高山,除了景仰之外,你更愿意亲近,甚至陡然升起
一种宗教般的膜拜。
《草地》——草小小的,小小的草啊/这种歌谣式咏叹是如此柔软。/破土而出时,草尖是刀锋/又那么尖锐;而草的因风起舞,阻挡
风沙,向上昂扬,向下挺进,又不能不让人想起——“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名句。在若尘的诗里,随处可见一种阳刚之气
和阴柔之美恰到好处的调和。
《芨芨草》——若尘是唯美与形而上的,若尘又是接地气和具象的。当她触及生活的艰辛、磨难时,她选择叙事和拉近的纪实拍摄
,余晖庞大,乌日图淡淡的忧虑,阿苏雅忙碌的身影,正是众多蒙古兄妹的缩影,他们有着芨芨草一样的筋骨,他们的身影矮得像
荒草,却不会被秋风吹散。
《野白菊》——野白菊,如草原的河流,如静静的顿河/内在打开的剖白,是向往自由的图兰朵/野白菊随风浩荡,一心奔赴死亡的
决绝……秋天这样辽阔,野白菊如此凄美,空旷的秋天,野白菊以空谢幕,如鸿雁故土难离,所有美好的谢幕亦复如是,一切只在
心里,赏析文字都是多余。
偿与诗友唠嗑,有人说一生能够有一首诗让人记住,就是真诗人,一首诗有一句能够让人记住就是好诗。从古到今,诗如瀚海,我
想此言不虚。愿若尘诗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