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一瞥,吃了一惊,野岁岁东风,年年春色。三月的春雨如同画家,轻轻一点,美丽便开始集结,色彩便开始说话。美在于探寻,在于发现。修一份赏花的情怀,走向春风浩荡的野外,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花的方阵。桃花林方方正正,亦或零星于陌上,粉粉与红红,点染春之山河,别具风韵情味。梨花林千树堆雪,白云飘飘,清浅了日子,素雅了春天。周边是油菜的花海,翻滚着黄色的波浪,香风阵阵,热情奔放。
花开在野,不为幽人独赏,只为大众开放,温柔热烈,不负春天的时光。
忍不住先去看桃花姑娘。春的标志,当属桃花。她是妖艳的一类,仿佛在林中就可走出一个妖艳女子。可不要为了审美观而去否定这位姑娘,春天的生机要用万种风情来点缀。她自古就被赋予女子的形象。的确,看那树姿多像女子,袅袅婷婷,窈窕多姿。穿着粉色的裙裾,姿态婀娜,千娇百媚。看那容貌,年方十六,娇艳柔媚,粉面含春,淡妆轻抹,玲珑可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诗句以比兴的手法,把女子比作桃花,以引起所咏之辞: 一个姑娘不仅要艳如桃花,这个姑娘还要出嫁,还要把欢乐和美好带给她婆家,来年早生贵子,康乐平安。
所以桃花花期短暂,却换来了美味的桃子。我在想啊,等绿叶出来,就会迎娶这位新嫁娘了。桃花是幸福的新娘子,所以她在为幸福和出嫁生子尽情地开放,出格地妖娆,似是留恋自己美丽的青春。
哦,还有梨花。看那花瓣,洁白如玉,略带微雨,且有梨香。风雅有情,楚楚可人。她是清丽的一类,衬着叶子的嫩芽,清纯而又高雅。宛如孤高清绝的少女,伫立于春暮,热烈中溢出香气,寂寞中见出风度。
白色是纯洁的色彩,纤尘不染,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仿佛听见友人那离歌在清唱,看见她微笑正清浅。曾经晨光熹微,评诗论文,研讨课程,霎时海角天涯,知交零落。从此梦里都是古道长亭,斜阳芳草,还有她归来的身影。我们的友情正如这梨花,净若桃花潭水,悠若孤帆远影,纯若玉壶冰心。
又想起那首千古清词: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谁共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梨花下的爱情摒弃了金钱利益,是一个女子纯情的期待,是一种生生死死,朝朝暮暮在一起的美好承诺。所以梨花在为友情和爱情而倾情开放。
我要把梨花称为友情花和爱情花,寄予她不被世俗玷污的高洁。我要让她成为女子精神的象征: 气质高雅,德才兼备,标志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我愿做梨花,用纯情孕育一颗芳心,结出最美最甜的果子。
啊?梨花丛中竟然夹杂着几颗海棠树呢。这些皇家美人居然会散于野外,是谁弄错了她们,或是她们在宫中待腻了,想在野外迎风开放?海棠可是万人迷,是大众情人。她是娇美的一类,诗人、画家、平民、皇帝,谁人心不牵系?
你看她,花蕾红艳,似红玉点点,在春风里撒着娇,煞是可爱。像是唐明皇说了一句什么情话,使贵妃含了羞似的。欲开未开的朵,是海棠最为动人之时。粉而不腻,妖而不媚,艳丽不失清雅,矜贵不失隽秀。能醉十里春风,可养三千娇容。难怪李隆基说贵妃: “岂贵妃醉,直海棠睡未足耳。”从此人间就有了“海棠春睡”的典故了。
诗人们更是魂牵梦绕,“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李清照化用填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成了词坛千古名句。现在才知道,苏轼“直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心思了。唉,文人们的人文关怀和怜香情调呀,几千年都没改。
此时,海棠红动翠舞,惊动了几声鸟叫,吸引了多少游人的目光。海棠啊,她为人们追求美的生活品质而尽情开放,她成了众人美的向往和精神的享受。
各种花在陌上田野倾情热烈地绽放。我沉醉在花香中,爱她们回应春风的呼唤,爱她们向着春光美丽的伸展。
在欣赏花的时候,就看到了点点花瓣飘然着地。那声响,如微风轻吟,落雪点水,带着点雅致,透着些达观。像玉人吹箫,那花瓣是她们吹出的个个音符,调子各各不同,有桃花的欢喜,梨花的惬意,海棠的俏皮,油菜花的欢悦。就给它们起名叫《欢乐颂》吧。可是,却听见有人在叹息: 落花辞高树,最是愁人处。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我不去说落花是一场凄凉的离殇。我要说落花是一次优雅的闭幕。凋谢是真实的,美终究会归于沉寂。野外,一夜之间会落英缤纷,甚至落花成冢。然而,你看花的神态,如此坦然坚定,不知是归来还是离去,倒是自由自在,去留两如意。赏花不说落花,不言伤悲,花不接受悲凉的陈述。悲凉的倒是意志消沉,人心死去。
花开,它就不屑于落去,不落不现实,不落是自私。花不落,秋日就不结果,明年花就不开。优雅的谢幕,是要集聚能量,孕育后代,以求来年花枝春满,秋天果实丰圆。所以这里是一片热烈开花,勇于牺牲,延续生命的世界,这里在经营着一项繁荣发达的伟大事业。
正如一个人,年轮不流转,沉溺于青春,人生的故事情节何以达到高潮,何以成就辉煌的一生?繁华过后,接受现实是勇气,脚踏实地是本分,驰骋风云是斗志,创造硕果是胜利。只有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才有可能走向成熟的辉煌。这就是上帝“以痛吻我”而要我回报的歌声。
群芳不为落花而叹息,而用崇高的审美精神对待生命,花开在野,温柔热烈,这就是花的精神魅力。
人,也应该如花在野,温柔热烈。不谈落花,不言悲欢。时间仍在,花也仍在,我们的光景却在飞逝。我心当要如烈马,不负青春与年华,溯流而上,追赶春花,超越春花。
赵玉新:河南南阳新野县高级中学教师。生活中,于自然风物中领悟风景的玄妙,于风土人情中洞见生活的本真。于一阙诗词中轻度岁月芳华,于一段散文中紧握逝水流沙。作品散见于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