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秋歌――李白诗词全集

  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秋凉之夜,月华辉洒,砧声阵阵,寒风习习,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平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
  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
  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3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原文翻译及注释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一首抒情诗,在诗中展现出李煜的情感,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5
  • 机智善辩文言文翻译

    机智善辩文言文翻译   机智善辩是语文课本中一记重要的文言文,大家要认真把握好,下面是机智善辩文言文原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潘京,字世长,武陵汉寿人也。弱冠,郡辟主…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柑此地无。”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柑此地无。” 这两句是说,我柴门外有上千株各种树木,杂树之外,红的橘子黄的柑子,此处偏盛。诗句有咏园林而独钟橘柑之意。 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2
  • 梁园吟李白拼音版古诗及译文

    “梁园吟李白拼音版古诗及译文”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梁园吟李白拼音版古诗 《 梁liáng园yuán吟y&iacut…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1
  • “王居正,字刚中,扬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王居正,字刚中,扬州人。少嗜学,工文辞。入太学,时习《新经》、《字说》者,主司辄置高选,居正语人曰:“穷达自有时,心之是非,可改邪?”遂流落十余年。大名、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4
  • 文言文考点的分析情况

    文言文考点的分析情况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