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寄中朝往还
此诗亦是在外游宦时所作,借寄语朝廷之契机,宣泄自己悲凉的心境,同时也婉转地泄露出内心的不平和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中朝,指朝廷。
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
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
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
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
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此二句说:平生以一尘不染自许,不料在官场的滚滚红尘中势所不免为尘所染。自回,言自己回到尘网,为尘俗所累。
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朱绂(fú),指红色官服。此二句意为:自己早就羞惭于因做官而必穿的这身官服(指未给百姓黎民办多少好事),而现在鬓发已白不知不觉老之将至。
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上面四句写自己为宦半生的苦恼与失意,这两句便言其因由:这全是因为世上的路难于轻松地前进,并非君王未大开门而使 自身颠沛。前句实际是说官场凶危、仕途险恶,令人心怀忐忑、举步维艰。后句是避嫌之语,事实上杜牧仕途不得意之根本原因就是皇帝对他未加重视。
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霄汉,本指云霄、天河,此处是比喻当年的同学、友伴多在朝中身居高位,如在霄汉一般;可怜,可爱。卿材,公卿之材。两句意为:可爱的他们头角峥嵘,个个都是公卿之材。这二句明似颂赞,实含讽刺之意。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似乎就是中国从来的社会状况,也是历久弥新的正直文士的慨叹。杜牧这首诗也未脱离这一永恒主题,他哀叹自己的为世尘所 污,为尘网所累以及岁月空抛和世路行进之艰难……说的无非是一个“斯人独憔悴”;而“同学”“霄汉”、“头角”峥嵘,正是“冠盖满京华”之谓。中国的现实 古往今来为何如此?一句话,就是专制主义的独裁者总是喜欢唯命是从,而聪明的奴才总是能投其所好,故能青云直上,而“平生自许少尘埃”即不入尘俗,难与世 俯仰如杜牧者,世路自然是“难轻进”也。用人唯亲,君门不开,乃是专制社会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诗人用“岂是君门不大开”一语故意加以否认,也许 正是他已有认识而特加掩饰而已,因为中国一直是一个君权至上的黑暗王国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3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