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晚泊

  晚泊
  宋代: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半世以来飘零不定,像蓬草随风;谁想到今年又往巴东,那地方,已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
  我就要进入那险阻难行、万死一生的蜀地;行走在危机四伏的小路,面对高耸的百嶂千峰。
  邻船有人来借火种,荒野的神祠,总有人在祈求顺风。
  乘着晚潮船泊在淮水南岸,戍楼空无一人,只有乌鸦啼叫,回荡在凄迷的夕阳中。
  注释
  ⑴泊:停船。
  ⑵半世:半生,半辈子。
  ⑶无归:无所归宿。
  ⑷ 转蓬:蓬草随风飘转,因之比喻到处漂泊。
  ⑸ 巴东:古郡名,辖今重庆奉节、云阳等县。陆游此行赴夔州,即奉节。
  ⑹万死一生:犹言九死一生。极言生命的危险。
  ⑺千峰百嶂:形容山峦重迭。嶂,指高险像屏障的山。
  ⑻邻舫:相邻的船。
  ⑼乞火:求取火种。
  ⑽ 丛祠:乡野间的神祠。
  ⑾祈风:祈求一路顺风。
  ⑿ 淮南:陆游泊船的瓜洲所在地属淮南东路。
  ⒀戍(shù)堞(dié):瓜洲有石城,设兵戍守,此指守望的城楼。堞,城上的短墙。
  赏析
  诗首联就抒发身世之感,说自己长期辗转道路,似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没想到今年又往巴东去。以蓬草喻生涯无定,是前人常用的比喻,陆游用在这里,不但很切合他的身世,更因为他此刻离家不久,还带着离别的遗愁,所以分外凄切。“无归”二字,结合陆游生平以收复国土为己任,渴望战斗在前线来看,不仅仅是说自己似飞蓬,不能安居,而是对此行是到夔州,仍是闲职,不能为国出力而感到不满。次句写赴官巴东,构思巧妙,不直说其事,而说自己做梦到巴东,既说出了目的地,又表现了自己复杂的心情。陆游在出发以前,曾作《投梁参政》诗,直率地说自己“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但忧死无闻,功不挂青史”,梦到巴东,正是这一心情的反映。当然,三峡蜀道之难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次联便遥想此行前程的苦难,说蜀道是万死一生的险地,自己将步入那千峰百嶂之中。这两句是想象之词,也可理解为上联所说的梦中所历,在写行路难中,不免也有世路艰难的感叹。
  诗的前两联是说明晚泊即乘舟出行的原因及黯然的心情,第三联正式入题写晚泊,通过泊船时的一件小事及眼前的景色来表现。邻舟乞火,乡间庙宇有船夫们祈祷顺风,看似漫不经心而出,实际上以借火说明夜泊,以庙宇说明所泊处不是很荒凉的地方;由此末尾再顺手带出晚泊的地点是淮南岸,眼前是落日、啼鸦、戍楼。尾句结得很萧索,与诗人的心情紧密相合。瓜洲属镇江,陆游曾在这里任职,当时斗志昂扬,满怀希望,以致他后来在诗中自豪地宣称他这段经历,有“楼船夜雪瓜洲渡”句。如今他旧地重到,见眼前萧然景色,叹仕途多艰,壮志难酬,心中感慨,可想而知。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说自己早年学诗,“残余未免从人乞”,自从四十八岁到南郑从军,从现实中汲取了创作源泉,遂悟出诗家三昧。这首诗是陆游从军南郑以前的作品,格调远不如他晚年作品那么苍劲雄健,或多或少还可看出他向江西诗派作家曾几学习的痕迹。
  但全诗看似随笔挥洒,仍能情意相贯,属对工整,是他前期诗中的佳章。清刘熙载《艺概》说陆游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就是指这一类诗。陈衍《宋诗精华录》说:“翁与石湖、诚斋皆倦游者,而石湖但说退居之乐,陆、杨则甚言老于道路之苦,似与官职大小亦有关系。”此评恐未真正说中放翁心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6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鸿门宴》翻译

    文言文《鸿门宴》翻译   《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作者通过对鸿门宴全过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揭示了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的悲剧性性格及其失败的必然性。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4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意思翻译赏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意思]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6
  • 初中语文诗词名句分类汇总

    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7
  • 古代写游春和春游的诗词

    白居易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2]可见,唐代游春休闲之风极为兴盛。游春,也称春游、赏春,它是隋唐五代旅游休闲活动之一。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被…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8
  • 铁杵磨针

    朝代:明代 作者:郑之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66
  • 《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桃花源记》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是讲读课文,居单元之首,本单元通过对四篇文言文和五首唐诗的鉴赏,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使学生注…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