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鹊桥仙·一竿风月
  宋代: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早出去,笼一蓑霏微烟雨,傍晚归来,钓一竿迷蒙风月,家就居在富春江滨的子陵钓台西边。卖鱼的时候惟恐走近城门跟前,更不用说还会到闹市深处去了。
  潮生时泛船出去打鱼,潮平时摆船靠岸系缆,潮落时高唱渔歌归家。当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披蓑垂钓的严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无名的渔父。
  注释
  ①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
  ②一竿风月:风月中垂一钓竿。
  ③蓑(suō):蓑衣。
  ④钓台:汉代隐士严光隐居的地方,在今浙江省富春江畔的桐庐县。
  ⑤况肯:更何况。
  ⑥红尘:指俗世。
  ⑦棹(zhào):指船桨。
  ⑧潮平系缆:潮水满涨时停船捕鱼。
  ⑨浩歌:指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⑩严光:即严子陵,汉代著名隐士。
  ⑪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
  赏析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这词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文人词中写渔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后人仿作的很多,但是有些文人的渔父词,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实。
  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读者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也是写渔父的。它上片所写的大概是他四十八岁那一年在汉中的军旅生活。而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作的。两首词同调、同韵,都是写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决不是张志和《渔父》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读这首词时,应该注意他这个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6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鸟鸣涧》鉴赏

      这首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山静”,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44
  • 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膛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24
  • “落叶和云扫,秋山共月登。”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落叶和云扫,秋山共月登。”这两句是说,居处是在云飘雾绕的山间,在云雾之中扫除落叶,像是和云搅合在一起扫掉;秋日晚上,云开雾散,皓月当空,在月光下上山,像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清江引·钱塘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93
  • 吕思诚《戏题》阅读答案

    戏题 吕思诚 典①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蹰。 瓶中有醋堪和菜,囊底无钱莫买鱼。 不敢妄为些子②事,只因曾读数行诗。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注】①典:典当。②些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6
  • 晁错《论贵粟疏》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众贵之者,()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