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走到一处再没有人烟的地方,绕过几棵老树,就是老乞丐的家了。
那是一个枯萎的村子,土房林立,本地人都知道,那是闻名的鬼村。
那是一个枯萎的村子,土房林立,本地人都知道,那是闻名的鬼村。
(网络配图)
之所以叫它鬼村,倒不是因为闹鬼,这地方本是远近闻名的麻风村。乡里那些得了麻风的病人常常都会被送到这儿来,说是“送”,其实说是“押”倒更为合适些。渐渐的,数以百千的麻风病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不与外界接触,没有苛捐杂税的烦恼,日子过得虽说伤痕累累,却倒也算的上自给自足,温饱有度。
只是,谁也没想到,朝廷派人东巡那年的大火,竟彻底终结了这里的桃源生活。那场大火烧了整整三天,黑烟飘了整整十里,人与狗的哀嚎在火苗的涨势背后显得微不足道。三天后,村子里弥漫着一股焦苦而又诡异的肉香味道。
大火过后,这里的土房都变成了黑色。每当夜幕降临,这样的一排排灰黑低矮的土房就在月色底下沉默地伫立着,像是一排排用黑石雕成的墓碑,诡异而阴森。打那时起,这里就被称为鬼村。
其实早些年,朝廷里尚有对麻风病人的关照,不时会下拨几千两雪花银用作麻风病人的生活补助,只不过,这里的人至死都未曾听闻罢了。
鬼村的名号传开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没有人肯靠近。随之而来的三年大旱,附近村子里的人也都没的没,走的走,而留下来的人们每每提及前事,也都选择了缄默不语。后来的人也只零零星星地知道这里是前人们口中的鬼村,平常也会刻意的避开,邻村打柴的人们迫于它的阴森气也常常不敢靠近,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渐渐地变得篱墙颓圮,阴气浓重了。
直到有一天,那个游手好闲的老乞丐把这里当成了落脚的地方,这儿才勉勉强强有了些许人气。白日里,他常常跑到筒子巷里骗酒喝,到了晚上就灰溜溜地歇在这里。
虽说是歇在这里,但也只是离得近些罢了。
在村落的方圆以外,丘陵的脚下有一座暗红的土房,原本是守林人的住处。那场大火烧起来以后,守林人也外逃去了,只留下这座土房孤零零地在山脚下守望着。
房子的木架结构已经烂的烂,朽的朽,铁质的门环上面结满了红锈,竟遮住了铁环原本的青黑色。屋子里的器具倒也齐全,由于离得远,这楼才从那场火中险免于难,而那个落魄的老乞丐就安身在那儿。
只是,谁也没想到,朝廷派人东巡那年的大火,竟彻底终结了这里的桃源生活。那场大火烧了整整三天,黑烟飘了整整十里,人与狗的哀嚎在火苗的涨势背后显得微不足道。三天后,村子里弥漫着一股焦苦而又诡异的肉香味道。
大火过后,这里的土房都变成了黑色。每当夜幕降临,这样的一排排灰黑低矮的土房就在月色底下沉默地伫立着,像是一排排用黑石雕成的墓碑,诡异而阴森。打那时起,这里就被称为鬼村。
其实早些年,朝廷里尚有对麻风病人的关照,不时会下拨几千两雪花银用作麻风病人的生活补助,只不过,这里的人至死都未曾听闻罢了。
鬼村的名号传开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没有人肯靠近。随之而来的三年大旱,附近村子里的人也都没的没,走的走,而留下来的人们每每提及前事,也都选择了缄默不语。后来的人也只零零星星地知道这里是前人们口中的鬼村,平常也会刻意的避开,邻村打柴的人们迫于它的阴森气也常常不敢靠近,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渐渐地变得篱墙颓圮,阴气浓重了。
直到有一天,那个游手好闲的老乞丐把这里当成了落脚的地方,这儿才勉勉强强有了些许人气。白日里,他常常跑到筒子巷里骗酒喝,到了晚上就灰溜溜地歇在这里。
虽说是歇在这里,但也只是离得近些罢了。
在村落的方圆以外,丘陵的脚下有一座暗红的土房,原本是守林人的住处。那场大火烧起来以后,守林人也外逃去了,只留下这座土房孤零零地在山脚下守望着。
房子的木架结构已经烂的烂,朽的朽,铁质的门环上面结满了红锈,竟遮住了铁环原本的青黑色。屋子里的器具倒也齐全,由于离得远,这楼才从那场火中险免于难,而那个落魄的老乞丐就安身在那儿。
原创作品,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或出版!
作者:海晏清 邮箱:1434377213@qq.com
作者:海晏清 邮箱:1434377213@qq.com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89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