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都被告诉做人要善良,任何时候,都应该用一颗善意的心去接人待事。
不可否认,善良是一种美德。然而,不要忘了,人有善恶美丑之分,你可以保持善良,但不能忽略了人性中贪婪凶恶的一面。
善良,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但是,过度的善良,往往会成为恶的温床。
就像王小波说的,
“善良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错误的善良,不会给他人带来天堂,只会拖累你掉进地狱。”
英国慈善家奥利弗·库克,一直都倾尽所能地帮助别人。为退伍军人筹款,长期给数十家慈善团体募捐等等。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她几乎用掉了自己全部的退休金,自己过着拮据的生活。
但是,她的善良并没有换来接受者的赞扬与感激,反而遭来了许多理所当然的索取者。那些得到过她帮助的人,有的嫌她“给的太少”,有的不断催她“捐钱”。
奥利弗坚持不懈的善举,结果却令自己陷入重重压力与困境。
都说,做人要做善良的农夫,可如果遇到的是恩将仇报的蛇,那么,非但不能传达出你的善意,反而会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
记得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诚然,善良是一种优点,但仁慈过了度,就是纵容,善良过了头,就是傻子。
毕竟,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投桃报李。
做人做事,善良不能缺,原则也同样不能少。
有位禅师看到一只蝎子掉到水里,于是伸手将它捞起来,结果却被蝎子蛰了一下。
没过多久,蝎子又落水,禅师又把它捞起来,又被蛰了一下,后来,蝎子再次落水,禅师还是伸手把它捞起来,同样又被蛰了。
渔夫看见了便问:“蝎子一而再的蛰你,你为什么还要救它?”
禅师说:“蜇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
这时,蝎子又落入水里,渔夫捡了一根树枝,蝎子顺着树枝爬了上来,渔夫向禅师说:“慈悲没错,但首先要对自己慈悲。”
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渔夫的处世哲学。凡事都有尺度,在向善的同时,首先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在对别人好之前,先学会不辜负自己。
罗素说过: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的确,心存善念,永远是值得称赞的,但没有划上边界的善意,只会被当做一种傻。
真正的善良,应该是量力而行,理性的给予帮助;应该是带点棱角,不让自己的善意成为面向自己的利器;更应该是有所选择,不纵容任何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请保存好你的善心,千万别无底线的交付出去,更别给错了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24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