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富水驿(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商山富水驿

  这首诗亦作于开成四年春诗人赴京任左补阙、史馆修撰途中,商山在陕西商县东;唐富水驿在今陕西商南县东二十馀里处。这首诗盛赞德宗时召拜为谏议大夫的阳城的刚直不阿精神,策励自己和他人都要向他学习。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易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此两句及下两句都是以前人比附所要赞美的阳城大夫。“益戆”(zhuàn弈)两句是用汉汲黯与贾谊的故事说阳城以直 谏被贬。汲黯,汉武帝时人,好直谏,常当面指责汉武帝的短处,汉武帝说:“甚矣,汲黯之戆也!”(戆,愚而刚直也)后又说:“观汲黯之言,日益甚矣!”首 句就是说汲黯当时并未被皇帝认为是贤臣,阳城亦是。贾谊在汉文帝时因数论时政,为周勃等大臣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经汨罗江,作《吊屈原赋》。阳城在德 宗朝为谏议大夫,当时奸佞裴延龄很得德宗信任,诬陷大臣陆贽等,加以贬黜,无人敢救,阳城乃上书论裴延龄奸邪,陆贽等无罪,德宗大怒,将他贬官为道州(今 湖南道县)刺史。道县与长沙都是湘中之地,用贾谊贬长沙作比十分恰当,次句既是说贾谊亦是说阳城,他俩终因直言而贬于湘川,与自沉汨罗的屈原命运相似。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这两句又以朱云比喻阳城之耿直。汉成帝时,大臣张禹行为谄佞,朱云上书求见成帝,说愿得尚方宝剑斩张禹之头。成帝大 怒,要杀他,他攀住殿槛,殿槛都被折断,因大臣再三恳请,成帝才没有杀朱云。这两句说:当时众人都讥笑朱云,并不认为他伟大,而他在后代的声望却像太阳一 样光辉永照,阳城亦是如此。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通过上面的比附、烘托,这两句直接写阳城之言行。首句指阳城反对裴延 龄为相事。德宗想用裴为宰相,阳城公开对人说:“如果朝廷用裴延龄为相,我一定要把任命宰相的白麻诏书撕毁。”并在朝廷恸哭表示反对。这就是“当面唾”的 意思。次句指其为官清廉,清贫到常常连喝一杯酒的钱都没有。

  驿名不合轻易改,留警朝天者惕然——杜牧在本诗题下有“自注:驿本名与阳 谏议同姓名,因此改为富水驿。”后人改阳城驿为富水驿,大概是不愿犯他的名讳以示尊敬。但牧之的意见不同,他认为阳城是位清廉正直、反对权奸的人,正应当 保留阳城驿的原名,使得所有到长安做官路过此处的人们都可以见其名而警惕自律。这就是最后两句的意思。朝天者,到长安朝见天子的人,即到朝廷做官者。

   这是一首主题严肃的诗,由此可以看到杜牧的为人。他此次回朝中作“左补阙”,也正是谏官。他如此大赞特赞距离他生活的时代不远的谏议大夫阳城(杜牧生于 德宗贞元十九年,即803年),就是要立志效法他的刚直不阿,与邪佞作不妥协的斗争,这句句为金石声的诗篇可以看作他的就职书或任前宣言。他不仅策励自 己,也盼望同道者都以阳城为表率,重振朝纲,挽国势之衰颓。诗篇不仅刻画出阳城的伟杰形象,也突现出了诗人自身疾恶如仇的灵魂和个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