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

  这首诗是杜牧在池州作刺史,诗人张祜来访时的唱和之作。会昌四年(844)九月,杜牧由黄州刺史迁池州刺史(池州又 名池阳郡,治所秋浦县,今安徽贵池)。翌年,张祜来池州访晤杜牧,他们一起盘桓游憩,吟咏唱和。齐山在贵池之东,他俩于重阳佳节登临此山,赏菊畅饮,即兴 赋诗(张亦有《和杜牧之齐山登高》之作)。此诗于豁达豪爽之中寄寓了沉郁的人生感慨,令人沉吟遐思。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本诗开头两句即写出九九重阳节天高气爽的清秋情景和主客登高的畅朗兴致:明净的江水倒映着秋空云影,刚刚南来的雁阵 飞向天边。当此良辰美景,与诗友携一壶芳醇登上了青青的远山。前句中的“涵”字用得极妙,令人目睹水中的天光云影;后句中“翠微”代指山峦,但亦附丽着青 绿的色彩。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此二句一抑一扬,于沉郁中寓旷达,于旷达中孕沉郁。前一句说:尘世之间不如意事常八 九,难逢笑口常开的赏心乐事;因此后一句紧接着说:乘佳节挚友相逢、诗侣欢聚,必然头上插满菊花尽兴而归。菊花傲霜,是高人逸士的象征,又正逢肃秋而开, 古人重阳登高要饮菊花酒。菊花满头,取意双关,既合重阳,又寓高洁。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前句与首联“与客携壶”相照应。酩酊,形容大醉。这两句意为:我们只用畅饮酣醉来酬谢这佳节良辰吧,不要在登临之际面对落日而怅恨斜晖。此亦旷达中寓沉郁,沉郁中求旷达,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坎坷人生的潜在叹喟。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这最后两句把上述感喟向历史的纵深加以延伸拓展。前一句涵盖了古往今来志士仁人“一样悲欢”的凄美襟怀,后一句用一 典故反向印证了悲怆人生必须乐观放达的主旨。牛山,在山东省临淄南。据《韩诗外传》载: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北望齐国说:“美哉国乎!使古而无死者,则 寡人去此而何之?”于是泣下沾襟。这两句说:古往今来人生就是如此,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登牛山而泪沾衣呢?

  杜牧与张祜可谓互相倾慕的知 己。杜牧激赏张祜的宫词,并为其怀才不遇不平。《唐诗纪事·张祜》云:“杜牧之守秋浦,与祜游,酷吟其宫词,亦知乐天有非之之论。”张祜对杜牧亦是心向往 之,《江上旅泊呈杜员外》诗即是来池州访杜牧途中所作:“牛渚南来沙岸长,远吟佳句望池阳。野人未必如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他自谦为“未必如毛遂”的 野人,把杜牧比为礼贤下士、广纳人才的孟尝君,倾慕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当他们相逢相聚时才如此亲密无间,才能有这样深情动人的诗。缪钺《杜牧年谱》中说: “杜牧此诗外视旷达,内含愤慨,隐寓杜、张二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可谓的论。而朱碧莲、王淑均《杜牧诗文选注》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人生无常及时 行乐的态度,是消极的。”这种说法乃数十年前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主义陈说,它否认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以政治理念化了的“今人”要求古人,所谓“人生 无常及时行乐的态度”是毫无根据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逆胡未…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52
  • 文言文常用的双宾语

      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83
  • 刘基《郁离子·请舶得苇筏》文言文原文

    刘基《郁离子·请舶得苇筏》文言文原文   阏逢敦牂之岁,戎事大举,有荐瓠里子宓于外阃者曰:甲午之年,战事大起。有人举荐静居在城门外的瓠里子,说:1、阏逢(yān f ng)敦牂(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9
  • 陆游《剑门城北回望剑关诸峰青入云汉感蜀亡事慨然》

    陆游《剑门城北回望剑关诸峰青入云汉感蜀亡事慨然》 自昔英雄有屈信,危机变化亦逡巡。 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   【注释】 (1)此诗的写作时间同《剑门道中遇微雨…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9
  • 《萧毕顺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萧毕顺者,夔州明堂人也。父乡中豪杰,萧氏长房也。时萧、唐争地于明堂,唐氏绐之,得其田。萧氏愤然,欲举族徙新民,族人许之。届期,无往从者,萧氏乃挈妻孥独行。至尖角,贼…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9
  • 陶安《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