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杜牧)诗歌赏析

  清明

  这首众口传诵、家喻户晓的七绝当作于诗人任池州刺史的会昌四年(844)至会昌六年(846)间,因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 县,而诗中提到的以酿酒闻名的杏花村即在贵池县城西。本诗典型地写出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特定心态,与千百年来读者的体验相共鸣,因而流传不绝,妇 孺皆知。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二句语言虽然平实,但却极典型地描画出清明节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情。清明节这一天,无论北方或南方,常会有霏霏细 雨,“雨纷纷”三字把春雨的特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在纷纷细雨中,“路上行人”定然是感到非常凄清。加之这一天俗称“鬼节”,人们都要到坟地去祭祀死去的 亲人,也许这路上的行人正是去坟地或从坟地回来的人吧,逝者的面影还浮在他们脑际,心中尚悲痛不已,在这纷纷细雨中,他们怎能没有魂就要断了(“欲断 魂”)的感觉呢?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天诗人杜牧倒不一定去上坟,因为他在这数千里外的异地做客,想去给亲人上 坟,也是可望而不可即。但他的心境也一定是凄凉的,在这纷纷细雨中更会思家念亲。他大概也是在这“行人”的队伍中吧,他想去借酒浇愁,但新来乍到,不知酒 家在何处。于是便问骑着牛儿迎面而来的牧童。天真的牧童顽皮地不回答,只用手一指附近那个开满杏花的村庄:呵,原来酒家就在那纷纷细雨笼罩下的杏花的掩映 之中。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浅近,但意境鲜明深远,让人玩味无穷。这是为什么?除了我们上面说过的写出了典型的情境和能引发人们的同感两 点外,另外一点就是以寥寥二十八个字画出了一幅富于动感的、有情节的图画:“雨纷纷”是动的;“路上行人”是动的;“借问”、“牧童”、“遥指”不仅有动 作,而且还有情态和声音。这是一幅由细雨、道路、行人、牧童、杏花等意象绘成的有色彩有线条的图画,又是一个有问话、有回答、有情态、有动作的故事。它集 描写、叙事、抒情于一炉,何能不为绝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旧唐书·田弘正传》“田弘正,本名兴”阅读答案及翻译

    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会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3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21
  • 王粲强记

    文言文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78
  • 旧唐书徐坚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与译文

    旧唐书徐坚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与译文   旧唐书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9
  • 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